走進淮南市京劇團藝術培訓中心,便能看到走廊間、辦公室里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獎牌和獎狀,張貼著一幅幅參與各大演出、比賽的照片。這些都是淮南市京劇團培訓中心成立以來取得的成績,更是李北營傾心近30載教授京劇藝術、打造淮南少兒京劇品牌的歷程。
1989年,淮南市京劇團成立藝術培訓中心,時任副團長的李北營便帶領著三、四名老師,在藝術培訓中心扎了根。前期招生困難重重,“家長們更愛送孩子學習舞蹈、樂器、唱歌,對于京劇這樣的傳統藝術并不熱衷。”李北營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因此,培訓中心雖然成立了,但門可羅雀。
李北營和幾名老師一起四處張貼廣告,想盡辦法招生,總算是湊齊了十多個孩子,正式開班。雖然人不多,教學條件艱苦,但是李北營和老師們沒有怨言,依舊用心教課,不為別的,只為弘揚京劇藝術的信念和理想。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學何嘗不是如此。“需要逐字逐句地教授孩子們傳統京劇、現代京劇的經典曲目,手把手地教授孩子們京劇基本功。”李北營說,“有時候一句念白、一句唱詞、一個動作都要來回教個幾十遍。”由于傳統的京劇教學枯燥、刻板、艱苦,為了讓孩子們在興趣中學習,李北營和老師們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不斷探索趣味教學。有些孩子練不好假聲,他就讓孩子們從模仿貓叫開始,有些孩子不會用氣,他就讓孩子們觀察狗叫時腹部的起伏。讓孩子們用生活所見啟發學習,這些總是讓他的課堂充滿了樂趣。對于有天賦的好苗子更是重點培養、傾力相授,一對一、手把手地教學,從唱詞、身段、眼神等各方面指導提高。
為了讓孩子們得到更多舞臺鍛煉的機會,打開淮南少兒京劇的知名度,李北營常年帶著孩子們參與劇團的文化下鄉、京劇進校園各項公益演出等活動,并積極帶著孩子們參加大型比賽。多年來,數十人次榮獲安徽戲曲“小梅花”大賽金獎,7人榮獲全國戲曲“小梅花”大賽金獎;在“和平杯”中國京劇小票友邀請賽中,多名小選手當選“優秀小票友”稱號,李北營獲評“中國少兒京劇杰出貢獻獎”,培訓中心數個集體節目《貴妃醉酒》、《打虎上山》、《楊門女將》等還受邀參加頒獎晚會展演。2011年,在中央電視臺第四屆全國戲迷票友大獎賽中,安徽唯一進入決賽的團體節目和個人節目都來自淮南市京劇藝術培訓中心,兩個節目雙雙斬獲全國銅獎。2015年中央電視臺《一鳴驚人》名家名票組團賽中,他們的節目又榮獲了團體金獎、個人金獎的好成績……
屢屢斬獲佳績,讓淮南少兒京劇樹立了品牌,逐漸在安徽省、全國都打開了知名度。越來越多的孩子走進了培訓中心,零距離與京劇這門國粹藝術接觸,感受著傳統文化的魅力。李北營說,他們培養的大批優秀學生,不少都順利考入中國戲曲學院附中、上海戲校、北京戲校、天津戲校等知名戲曲院校,早期一些學生已進入專業院團工作,有些學生還和他一樣走上了京劇藝術教學崗位,為弘揚傳統文化輸入了新生力量。
“現在我們已經有100多名學生,最小的才3歲多。我們希望普及京劇藝術,讓快樂京劇融入孩子們的生活。”李北營說道,“讓孩子們不忘傳統,感受傳統國粹的魅力更是我們最想要做的事情。”近30年的傾心教學,李北營不斷為傳承京劇藝術做著努力,讓京劇的國粹魅力在淮南熠熠閃光。
圖:李北營(右)在認真教學
(記者 付莉榮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