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梅的辦公室,你會發現,這不單是一間辦公室,還是一個資料室和診療室,不停的有醫生和慕名前來的患者,張梅很難有時間坐下來喝口水,在門外攜帶著病歷資料、影像片等候著的患者也會相互說著,張主任不僅醫術精湛,為人也好……
1983年,張梅從蚌埠醫學院醫療系本科畢業,分配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從事神經內科臨床工作至今,現為主任醫師、神經內科主任。
對患者——心懷大愛、醫者仁心
張梅知道要想解除病人的病痛,醫生不僅要具備精湛的醫術和對患者的仁愛之心,還需要醫患的充分配合,需要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只有醫患相互信任、共同努力,才能配合默契戰勝頑疾。
潁上縣的小廖患有難治性癲癇,丈夫嫌棄她帶著兒子棄她而去。相依為命的老母親帶著她慕名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找到張梅醫生,張梅醫生精心為她調整治療藥物,反復細心地為母女倆講解癲癇防治知識和規范化、依從性治療的重要性,并讓她們定期來隨訪。最終小廖的病情得到了很好控制,精神、智能狀況也明顯改善了,看著母女倆面帶喜悅,張梅十分欣慰。
張梅從醫30多年來,像對患者小廖這樣,視病人如親人的例子不勝枚舉。她立足臨床一線,以慈愛真誠的胸懷和高超嫻熟的醫術,贏得了同行、患者和社會的一致認可!翱吹讲∪撕图覍贊M意的笑臉,自己的心中除了成就感外,油然而生的更是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張梅說。
對工作——專業執著、精益求精
作為全市神經病學專業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張梅緊跟國內外學科發展動態,將新知識、新技術大膽創新應用于臨床,更好地為患者解除病痛。
她主持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項目。如肌張力障礙性疾病是一組大多病因不明、治療極為棘手的神經內科疑難病癥。臨床應用A型肉毒毒素治療肌張力障礙是當今相關醫學生物學和臨床研究的熱點之一。張梅通過10余年長期不懈的臨床實踐和探索,對該療法的應用要素如稀釋度、劑量、注射部位、藥物彌散、持續時間等總結出獨特的經驗和方法,結合適時采用肌電引導下的復雜肌張力障礙治療,大大提高了療效。再如, 2006年以來,在醫院領導的支持下,她不畏風險和困難,帶領科室開展了神經血管介入診治技術,填補了淮南市該領域的空白,大大提高了淮南市腦血管疾病的診治水平。國家衛計委授予市第一人民醫院“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醫院”稱號。多年來張梅帶領團隊在全省疑難病例競賽中多次獲得一、二等獎,醫療技術水平處于全省領先行列。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張梅開展了多項臨床科研工作。她先后主持安徽省級科研項目2項、淮南市級項目4項,以第一完成人獲淮南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安徽省首屆醫學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先后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30余篇專業學術論文,2012年受邀參加了全國普通高等教育臨床醫學專業“5+3”十二五規劃教材《神經病學》的編寫工作。
(記者 李東華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