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是淮南大氣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淮南研究院)引進的大氣探測領域資深技術專家,現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層大氣與全球環境探測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淮南大氣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院平臺企業安徽珂禎大氣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來,他在雷達探測、高空氣球探空等領域研究成果豐碩,先后承擔數十項國家級項目,擁有發明專利授權4項,制訂國家標準1項,曾獲中科院青年突擊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科學技術二等獎、子午工程建設突出貢獻者等榮譽稱號。
鍥而不舍科研路 持之以恒攻難關
自1982年在中科院大氣所正式開始技術研發工作以來,王勇在前期客觀技術條件不足的情況下,依靠扎實和勤奮,用鍥而不舍的攻堅克難精神解決了多項儀器設備開發方面的技術難題,成為大氣探測領域十分稀缺的技術專家。
“子午工程”是我國“十一五”時期投資建設的一個能夠在地面持續運行的、綜合性的、跨區域的大型空間環境觀測網絡,是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作為主管設計師,王勇主持國家子午工程一期MST雷達的項目實施,完成了MST雷達設計及技術研發、項目組織與管理,通過了子午工程總系統聯合測試、工程驗收和國家驗收,性能指標與國際前沿科學設備處于同一水平,為提升中國空間活動能力、保障空間活動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高空氣球又稱高空科學氣球,是指在平流層飛行的無動力浮空器,是近年來逐步發展起來的進行高空科學觀測或實驗的一種運載工具,被廣泛應用于高能天體物理、宇宙線、紅外天文、大氣物理、大氣化學、地面遙感、高空物理、生理、微重力實驗等方面的研究。王勇帶領團隊經過多年的攻關和積累,研發了0~40km大氣探測的高空氣球平臺(1~5萬m3高空氣球),自主研制探空儀、氣囊傘及釋放裝置;在國內首次成功發放和回收3000立方米特種材料制作的超壓平流層氣球,取得有價值的科學數據;研制了基于系留氣艇的多通道CO2垂直探空采樣系統和CO2高空氣球探測,獲取了我國首次0~16km的CO2垂直分布廓線。
聚焦科技成果轉化 助推淮南轉型升級
近年來,王勇開始兼任淮南大氣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職務。他充分發揮個人技術特長,組建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珂禎大氣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科研團隊的核心技術產業化。
在王勇的主持下,公司建立了高空氣球生產線、高空氣球院士工作站,重點發展萬立方米級高空飛艇、常規系留汽艇和探空氣球,已形成設計、生產、施放、回收的完整能力,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同時,積極在探空火箭、臭氧探空儀、能見度儀、全天空成像儀、自動氣象站等專業儀器領域拓展市場,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此外,王勇十分重視高端技術人才的引進,先后聯絡引進中科院院士1人、高級職稱技術專家4人,為研究院產業平臺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實現了研究院產業平臺高速發展,為淮南市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推動力。
(記者 李東華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