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其中生活垃圾占據很大比重,這就需要通過垃圾清運車將垃圾運至垃圾處理站,但一些垃圾清運車在收運過程中會存在“滴、漏、灑、揚”等現象,給環境造成“二次污染”。近日,市長熱線辦公室接到市民王先生來電反映,其清晨在二通道鍛煉時,經常看見一輛垃圾車在運送垃圾中由于密封不嚴,導致垃圾散落、污水滲濾液沿車滴漏等現象,一陣陣惡臭令人作嘔,給周圍的環境產生很大影響。且該車車況不佳,車身臟污,車牌號辨識不清,也存在著很大的交通安全隱患。經過市長熱線辦公室詳細詢問,得知該車是從壽縣方向駛來,沿二通道方向將城市生活垃圾送往鳳臺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了解此事后,市長熱線辦立即聯系壽縣政府,請其核查環衛垃圾清運車輛,進行整改處理,堅決杜絕垃圾清運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問題。壽縣政府接轉辦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員進行全面排查。縣環衛所負責人帶領工作人員于次日凌晨到達群眾反映路段現場進行調查,截至上午8時止,通過淮南五中紅綠燈處共有9輛垃圾清運車,均為環衛公司所有的社會性清運車輛,環衛所工作人員對所有車輛進行了現場勘驗,發現車號為皖NF1249的車出現滲濾液拋灑,其他車輛均未出現該現象。由于滲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重金屬物質,還包含大量的酸性或堿性成分,有毒有害物質可能會滲入地表或地下水體中,會對人的生活造成更為隱蔽的污染。為了減少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污染”,縣環衛所當即對車輛使用公司進行通報,并現場督辦,對涉事車輛進行了密封處理,要求垃圾車(容器)完好整潔,無溢、跑、冒、漏現象,同時責成兩家環衛作業公司對同類型車輛進行排查,要求做好環衛運輸車輛的密閉措施,嚴禁此類現象再次出現。
市民作為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設者,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位市民的職責,大家都有責任和義務通過提升自己的行為來改變城市面貌。在此,市長熱線希望廣大市民能夠齊心協力、提高意識、積極參與,為創建省級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者 柏雪 通訊員 孫嫻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