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汪國梁本報通訊員 龔星亮 孫干
9月14日上午,淮南市國防動員訓練基地內,口號聲震耳欲聾,步伐聲整齊劃一。近千名軍訓的高一新生,正在進行匯報演練。 11月中旬以前,淮南市約1.5萬名高一新生,將全部在市國防動員訓練基地接受軍訓。通過基地化集中軍訓,增強青少年學生國防觀念,是淮南市軍分區的創新做法。近年來,豐富多彩的國防教育活動風生水起,在江淮大地營造出關心國防、支持國防、建設國防的良好氛圍。
突出重點提高影響力
——國防教育成為各級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重要內容,所有高等學校和高級中學均開展學生軍訓
“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生動實踐中,會有更多有志青年,勇當強軍之先鋒、成為穩政之堅石、鑄牢祖國之脊梁! ”9月5日,安徽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的舞臺上,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院2012級國防生劉永棠字字鏗鏘,激情演講,臺下座無虛席,掌聲雷動。
這場以“國防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由省國防教育辦公室、省教育廳和省人防辦共同主辦,吸引了全省100多所高校、上千名學生參加。一時間,國防成為校園論壇中的熱門話題,演講視頻受到同學們爭相跟帖追捧,國防知識和意識在潛移默化中進入青年學子的腦海心田。
領導干部、青少年學生和民兵預備役人員,是國防教育的重點群體。近年來,我省在堅持面向全民、普及教育的基礎上,圍繞上述三大群體,結合實際開展國防教育。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主要領導從自身抓起,率先將國防教育納入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內容。亳州、銅陵等市連續多年請知名軍事專家為市委中心組做國防形勢報告,黃山、滁州等市每年都組織領導干部到部隊過“軍事日”,有效提升了領導干部履行國防職責的素質和能力。
針對青少年學生,全省所有高等學校和高級中學均開展學生軍訓,年參訓人員50余萬人,110余所中小學開展少年軍校活動,將國防教育融入校園文化。蕪湖市針對民兵預備役人員分布廣、流動快、難集中的特點,在全市建起100個網上民兵之家,在1000個村(居)引接黨員遠程教育網終端,掛載國防教育和民兵工作相關內容,實現了國防教育和民兵政治教育全覆蓋。
創新形式擴大覆蓋面
——全省8個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基地、42個省級國防教育基地、32個紅色旅游項目和20處紅色經典景區,每年吸引700余萬人次接受教育
近年來,我省各級努力挖掘社會資源,拓寬宣傳渠道,積極創新形式和載體,國防教育覆蓋面和滲透力不斷擴大。肥西縣人武部協調海軍某部捐贈一艘獵潛艇,停泊在三河古鎮的豐樂河上。無論天寒地凍還是夏日炎炎,總有不少軍事迷慕名前去,一睹曾為保衛祖國海疆而戰的戰艦英姿,滿足好奇心的同時,也接受了國防教育的洗禮。今年初,樅陽縣在3公里長的蓮城東路上,建成由120個燈箱和2個巨型廣告牌組成的國防教育公益廣告一條街,成為當地開展國防教育的一道亮麗風景。
皖南事變、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重大歷史事件,在江淮大地上留下了豐富的紅色資源。近年來,各地先后投入10多億元,開發利用革命遺址、烈士陵園、軍史館等愛國主義場所。六安市充分發揮紅色底蘊深厚的優勢,建設大別山·金寨國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探索集教育、文化、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新模式。
目前,全省擁有8個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基地、42個省級國防教育基地、32個紅色旅游項目、20處紅色經典景區,每年吸引700余萬人次接受教育。
健全機制鑄就硬支撐
——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國防教育執法檢查,國防教育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與經濟發展水平同步增長
“社會興盛離不開強大國防為后盾,和平發展需要基本安全保障”“關心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更要關心軍隊和國防……”連日來,省軍區師團領導干部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宣講活動,阜陽軍分區、宣城軍分區等單位主要領導多次到地方作國防形勢報告,引起熱烈反響。目前,國防教育宣講在各地已形成常態機制,蚌埠、馬鞍山等多數省轄市已組建國防教育講師團,成員達200余人,定期到黨政機關、學校、企業和農村開展活動。
制度化、規范化是提升國防教育實效的硬支撐。近年來,我省先后就全民國防教育出臺實施意見和五年規劃,將國防教育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做到與經濟發展水平同步增長、專款專用,對重大活動安排專項經費保障。淮北、宿州、安慶等市結合實際,分別出臺了關于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工作的措施辦法。今年3月,省人大常委會組成3個檢查組,對合肥、池州等6市進行國防教育執法檢查,有力促進了國防教育的落實。
今年夏秋季征兵期間,有關部門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多種渠道,及時發布致適齡青年及家長朋友們的公開信,發送征兵公益短信2000萬條,解讀征兵政策,有效激發了廣大青年學生從軍報國的愛國熱情。扎實有效的國防教育活動,在江淮大地掀起經久不衰的擁軍熱、參軍潮。全省10多個市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每年報考軍事院校和國防生的人數、報名參軍的適齡青年人數、投筆從戎的大學生人數均逐年遞增。
和平發展當居安思危,國防教育應常抓不懈。回溯歷史,崇軍尚武的精神鑄就這片光榮熱土;放眼江淮,愛國擁軍的熱潮將更加高漲!
http://www.hnxc.gov.cn/cms/article.php?action=show&id=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