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蔣明)7月底,淮南礦業集團在鄂爾多斯投資開發的色連二礦主井、副井、風井順利貫通,這座兩年建成的千萬噸級的現代化礦井比原先淮南本地同類型礦井建設最好紀錄縮短了11個月。到2015年末,該集團蒙西基地煤炭生產規模將達到5000萬噸以上,電力規模達300萬千瓦至500萬千瓦,相當于再造一個同等規模的淮南礦業,繼續做保障安徽能源安全的主力軍。
占據皖煤“半壁江山”的淮南礦業集團,響應省委、省政府“走出去”戰略,兩年前到我國能源的金三角核心地帶鄂爾多斯開發資源,加快打造安徽第二能源增長極。淮南礦業發揮在瓦斯治理、煤電一體化、水火防治等方面的技術、人才管理、先進企業文化等優勢,克服當地礦井出水量大、頂板易破碎等困難。
同時,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搶抓原煤成本、用工總量、建設成本分別約為淮南本地礦井的七分之一、六分之一、三分之一等低成本建設的機遇,迅速成為在當地擁有資源較多、建設速度最快、最受認可的品牌企業之一。今年7月,國家能源局聽取匯報后明確表示,支持淮南礦業在蒙西等地開發資源,要求加快進度,早日發揮更大效益。
截至今年7月底,集煤電路等于一體的蒙西能源基地初具規模:淮南礦業通過參股控股方式,投資100億元,開發了泊江海子、唐家會礦、色連二礦等4對礦井,擁有煤炭資源31億噸,形成4000萬噸生產能力;搶抓蒙西至華中特高壓建設機遇,編制《蒙西煤電一體化發展規劃》,分別與內蒙古國電能源投資公司等達成合作意向,到2015年,力爭電力規模達300萬千瓦至500萬千瓦;作為主要發起人,成功參股蒙西到華中鐵路項目,與其控股的蕪湖港,參股的鎮江港、蒙華鐵路配套的荊州港,以及曹妃甸港擁有的專用碼頭,構建東中西鐵水聯運的 “三路四港”煤運通道網絡,為蒙西基地實現煤炭、電力產能提前打通運輸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