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經濟日報、工人日報、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等主流新聞媒體連續推出有關淮南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成就報道,提升了淮南知名度和美譽度。
人民日報刊發《首條同塔雙回路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全線貫通》圖片新聞,介紹1000千伏“皖電東送”特高壓輸電工程全線貫通,將進入線路帶電測試及系統調試階段,預計將于九月正式投產。該工程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電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高的輸電工程,工程建成后其每年輸電能力達500億度,將有效保障浙江、上海的電力供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欄目播發《淮南市積極應對持續高溫天氣》、《淮南菜價穩中有降》等錄音新聞。中央電視臺三套文化大百科欄目播出專題《推劇》,通過電視藝術手法,對推劇的起源、創新與發展進行了解讀。經濟日報在文章《淮南礦業與陜煤化合作》中介紹,淮南礦業在國內煤炭市場持續低迷形勢下,積極培育瓦斯技術服務等新興產業,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工人日報刊發《淮南供電開展黨員安全生產教育》消息,文章介紹淮南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深入張集煤礦開展共建對接活動。服務隊深入到600多米深的井下,走進實際作業面,實地體驗礦區安全生產的過程,積極服務礦區供電工作。中國產經新聞在《淮南城鄉居民養老險參保率逾90%》新聞中介紹,淮南市通過借助外出打工人員勞務工作站,主動上門服務,為500余名異地打工人員現場辦理居民養老保險。截至2012年底,淮南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75萬人,享受參保待遇人數達到22萬人,參保率達到90%以上。中國質量報、人民武警報、亮報等中央媒體先后刊發《淮南借助立體傳播體系塑造城市品牌》、《安徽淮南市大力支持企業參與標準制定》、《武警淮南支隊運用身邊典型激勵教育官兵》、《武警淮南支隊檢查不唯“本子”論成績》、《淮南特高壓跨越高鐵》等文字和圖片消息。
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工商導報、安徽經濟報、市場星報、新安晚報等省級主流媒體圍繞上半年經濟工作中的亮點,先后推出《淮南工業投資增速全省居首》、《淮南做大做強八大非煤產業》、《淮南打通城市“經絡”》、《淮南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淮南重點工程建設者戰高溫保進度》、《淮南赴浙招商尋合作商機》、《皖產礦建新品銷海外》、《淮南變電站基建接近尾聲》、《平圩電廠三期加緊建設》、《特高壓跨越高鐵》、《合肥到淮南將來可坐城軌》等一批亮點報道,全方位、深層次展示淮南優越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展示淮南良好的對外形象,為吸引更多的企業和投資者走進淮南、投資淮南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洪 浩 陳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