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綜治品牌“新高地” 構建高效調處“新格局” 創新矛盾化解“新機制”
打造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田家庵樣板”
近年來,田家庵區按照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關于加強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要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筑起綜治品牌“新高地”,構建高效調處“新格局”,創新矛盾化解“新機制”,打造出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的“田家庵樣板”。
筑起綜治品牌“新高地”
田家庵區綜治中心在黃金地段形成了“政法一條街”,“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營造出強大的綜治集聚效應,區委政法委憑借扎實的工作獲得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縣區、全省安全感調查全區安全感指數100%;區綜治中心也先后榮獲“安徽省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一張亮麗名片。
今年1月,升級改造后的綜治中心接待、化解、辦公等區域面積約1200平方米,整合了各類社會治理資源,以“1+3+6+N”(一個中心,3個專業接待大廳,6間特色調解室,微型法庭、心理驛站、城市書房等多個功能室)模式為班底,積極推動法院、公安、司法、人社、信訪等近20家單位進駐中心,切實讓群眾“只跑一地、只登一網、可解萬事”。科學設置15個接待窗口和6個專業調解室;建成心靈驛站,實現矛盾化解“事心雙解”;法院“舜心法庭”入駐中心,針對權責清晰、案情簡單的訴訟案件可開庭審理。
2024年12月30日,田家庵區人民法院派駐員額法官、調解員各一名,書記員2名入駐區綜治中心,打造“法院+綜治”多元調解“新高地”。法院對行政案件精準分流,完善先行調解對接流程,整合資源力量,充分發揮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的職能作用,整合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業調解等力量,與行政機關、行政復議機構、人民調解組織搭建先行聯動調解機制。目前,法院與區綜治中心共同招募特邀調解員109人,調解員成為連接法院與綜治中心的紐帶。
構建高效調處“新格局”
田家庵區委政法委制定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工作職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運行機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實施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提升綜治中心統籌能力;規范化解流程,制定《區級綜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流程規范》,采取“中心吹哨、部門報到”集中受理、分流指派、跟蹤督辦、化解銷號。
全流程閉環工作模式,開設熱線電話(婦聯12338)、網絡平臺(如政務APP、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投訴入口)等線上通道,確保群眾能通過多種方式反映矛盾糾紛;規范閉環管理,建立矛盾糾紛調解全過程閉環處置流程,按照“受理—研判—吹哨—調處—結案—回訪”流程規范管理。
田家庵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自入駐田家庵區綜治中心以來,區人社局積極融入中心“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化解工作格局。在綜治中心設置專門接待窗口,確保群眾勞動保障相關訴求能夠得到及時響應和妥善處理,切實讓群眾“進一扇門,辦多件事”。今年1月份以來,共參與調解勞動爭議糾紛156件,成功化解156件,涉及勞動者1682人,涉及金額4200萬元。
創新矛盾化解“新機制”
田家庵區委政法委創新矛盾化解“新機制”,開展前置調解,把爭議消弭在萌芽狀態。織密網格深挖矛盾線索,發動614名網格員,依托淮南“e治理”平臺,精準摸排各類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2024年以來,網格員累計排查上報各類事件約9萬條,網格長第一時間受理辦結,筑牢了矛盾糾紛預防的第一道防線。創新化解模式凝聚調解合力,秉持“預防為主、全力調處”原則,推行遞進式矛盾化解模式,分層分類開展調解工作,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標。建強調解員隊伍,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多元調解功能,建立全區人民調解、多元調解等調解員信息庫。
自今年1月區綜治中心升級改造以來,已接待受理勞動爭議、物業糾紛、行政爭議、婚姻家庭等各類來訪事項829件,成功化解524件;接待討薪群眾142批次,幫助1520余名勞動者追討工資近4000萬元,創新矛盾化解“新機制”彰顯了強大的矛盾化解能力。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