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淮河文化漫談(第五季) > 張李之姝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升級適配度
 排除隱患構筑食品藥品“安全墻”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張李之姝
【字體: 】 發布時間:2024/9/24 10:40:57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人與人之間交往講究一個緣分。一個人與一個地方相遇也是緣分。比如我與張李鄉,就有緣。

1980年我高中畢業后,復讀了一年,考大學無望,母親想給我找一個生活的門路,讓我跟一位親戚學醫。因為弟妹多,農村剛剛實行土地聯產責任制,家里缺勞力,學了一年醫就結束了我的學醫生涯。但是,從此我有了一位學醫的恩師。恩師后來在張李鄉衛生院當院長,給了我在30年前就去過張李的機會。家住保義,去張李要騎自行車,過雙門鋪大橋,順楊西干渠往南,近30公里路程。那時候,都是土公路,騎車去一趟張李,下午回來已是筋疲力盡。艱難困苦的歲月,我們失去了欣賞大自然的情趣,至于張李是否閉塞,是否貧窮,淠河是否美麗,沒有什么概念。

沿淮地區有一句俗話:六臘不出門。也就是說伏天不出門。去張李的那天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時候。說來也是神奇,那一天,淠河風涼颼颼的。我和朋友一行去采風,我通過電視、報紙及抖音與張李已神交已久。淠河的金沙灘、“餃歡天”“院士之鄉”等等,已令我們心馳神往。徜徉在張李鄉,是一種享受。

按照朋友安排,我們多看。多看,也就是一個下午的時間。第一站去“餃歡天”生產基地。閑暇時喜歡約三五好友到自己鎮上的“餃歡天”店吃一碗水餃。品種多,滋味長,經濟實惠。進入“餃歡天”生產車間,一個醒目的牌子映入眼簾:“帶好孩子種好田,一天能掙二百元”。到“餃歡天”來打工的都是當地婦女,她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帶娃、種田、掙錢三不誤。“餃歡天”攪動了淠河灣,也攪動了江淮地區。“餃歡天”告訴人們一個樸素的道理:只要用心,只要定位準確,只要切合實際,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偏遠地區辦企業也是可以做大做強的。

在去淠河灣的路上,有一處展示張李人風采的名人榜。有烈士,有院士,而吸引我最多的是一名農村婦女——韓保信。韓保信的照片下是幾行文字:油坊村好母親。單親母親的她硬是靠自己毅力,將一雙兒女送到了高等學府。她的兒子不但考上南開大學,還被保送到中國科技大學讀研究生。鄉里宣傳的是家風,是平凡人。

好人榜的轉彎處就是淠河灣。到了淠河灣,我們的心情格外激動。眼前,白云、和風、楊樹、紅柳、沙灘、碧水、老牛、白鷺……讓我有了想改一改唐人張志和詩《漁歌子》的沖動:“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淠河灣應該是這樣的:“淠河灣里白鷺飛,沙灘草青牛羊肥。餃歡天,板栗熟。天涯倦客不想歸”。

看完淠河灣,我們一行去看張李的路。沿著寬闊的瀝青路,穿越一片板栗林,來到太平橋。站在橋上舉目遠望,遼闊純凈的藍天,一望無垠的莊稼。煙霞與白鷺齊飛,淠水揚稻浪之波。村里人指著岸邊三棵柳樹告訴我們:“有一棵柳樹已經600多年了,現在村里把這棵樹移到太平橋上,既保存了古樹,又裝扮了太平橋畔的風景。”朋友說:“現在的張李一點也不偏僻,合(肥)——周(口)高速經過這里,張李人出行更便捷了。”

感悟著張李的美好,我腦海中蹦出四個字:張李之姝!姝,《辭海》這樣解姝:美麗。古樂府《上山采糜蕪》:“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姝,也做美女解釋。古樂府《陌上桑》:“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那夜,我們留宿在淠河岸邊。淠河灣的夜風如濃濃的美酒,醞釀著我們的情緒。我們徜徉大堤,敘述著張李的美好。一眼望去,淠河里點點漁火與村莊里通明的燈火交相輝映,讓我突然想起元代劉因《夏日飲山亭》詩:“借住郊原舊有緣,綠陰清晝靜中便。空鉤意釣魚亦樂,高枕臥游山自前。露引松香來酒盞,雨催花氣潤吟箋。人來每問農桑事,考證床頭《種樹篇》。”

如果某一天,因為城鎮化的進程過快,我們被鋼筋、水泥壓抑得喘不過氣來,找不到了鄉愁,那,我們去哪里?去張李,去淠河灣。那里有淠水,有沙灘,有百年板栗樹,有黃牛背上的白鷺,有溫柔的淠河風……“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辛棄疾描寫的場景哪里有?張李就有。

(陳立松)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开原市| 八宿县| 泗洪县| 平顶山市| 萨嘎县| 水富县| 安阳市| 信宜市| 江阴市| 仁布县| 安平县| 宜昌市| 廊坊市| 临澧县| 塔城市| 商丘市| 海晏县| 阿拉善右旗| 衡山县| 定日县| 邻水| 察隅县| 正蓝旗| 呼伦贝尔市| 陇南市| 台东县| 玉门市| 本溪| 栖霞市| 东丰县| 库伦旗| 巍山| 敦煌市| 林口县| 准格尔旗| 三穗县| 蒲江县| 临猗县| 乌恰县|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