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畢業生們的應聘季,又一批年青人離開菁菁校園,紛紛涌入“熱辣滾燙”的就業市場。淮南聯合大學今年已交出亮眼的“就業成績單”:截至目前,5185名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90%,高于去年同期。
近年來,淮南聯大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打造了就業“高速路”,搭建了就業“快車道”。目前,該校有43個常設高職專業,專業設置與我市及周邊地方產業匹配度達98%。學校積極探索職業教育辦學形式,先后牽頭成立“淮南市職業教育集團”“淮南市退役軍人職業教育培訓聯盟”“淮南鄉村振興培訓基地”“淮南鄉村振興研究院”等,與省內外100多家知名企業建有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助力學子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出實招:實施訪企拓崗行動,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
高校畢業生就業關系民生福祉,是保就業穩就業的重點群體。“我通過報名加入‘中安訂單班’找到了現在的工作,工資待遇挺好的。”淮南聯大制藥與材料學院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畢業生姚家樂,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在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據介紹,淮南聯大堅持以“學生為本、市場為準、服務為先”的理念,持續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該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示范,校領導班子協同跟進,各學院黨政負責人主動對接用人單位,今年以來已走訪企業216家,進一步尋求校企合作契合點,探索協同育人新模式,推動校企全方位、深層次合作,為畢業生深入挖掘優質崗位資源。
“學校多措并舉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精心謀劃舉辦了校園招聘系列活動,引進優質企業進入校園,組織職業指導師、優秀企業家和企業人力資源經理進校園,‘全鏈條’服務助力畢業生就業創業。”淮南聯大宣傳統戰部負責人介紹說,該校已舉辦了3場大型招聘會,330余家單位提供了近萬個工作崗位。
出新招: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提供求職和創業保障
“我已與合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簽訂了就業協議,這得益于學校的系統培訓,讓我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淮南聯大智能制造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畢業生張旭高興地告訴記者。
據介紹,在“宏志助航計劃”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工作中,該校通過系統課程學習、情景互動、案例分析、實戰面試等,幫助畢業生了解企業招聘需求,掌握職業規劃、簡歷撰寫、面試技巧、行動計劃及心態調整等求職技能。該項培訓覆蓋大學生從求職準備到簽約就業的全過程,幫助畢業生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掌握職場技能技巧,樹立正確就業方向,全面提升就業能力。
“近年來,面對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的壓力,學校積極做好大學生創業免息貸款等政策宣傳、發放及畢業求職創業補貼工作,同時大力開展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等活動,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淮南聯大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為了滿足學生創業培訓需求,該校已建有兩個標準化的創業模擬實訓室;為了滿足學生創新創意需求,建立了舜耕創客空間;為了滿足學生創業實踐需求,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實踐工作站及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淮南聯合大學雙創基地。
出硬招:優化就業工作方式,堅持精準施策保就業
“特別感謝學校和老師在剛入校時,就想方設法為我們開展職業規劃指導活動。幾年來,我堅持不懈地向著目標不停邁進,現在得以順利地被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錄用。”談及就業,該校制藥與材料學院藥學2班畢業生陸先玉頗為感動。
據悉,淮南聯大始終扎實做好學生就業工作貫穿育人全過程,結合專業抓就業,從學生入校時開始加強學生就業規劃與指導工作,要求輔導員根據生源地分布、實習地點、升學意愿、城市期望等信息,對班級學生開展統一管理、分類指導,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
“我們積極為畢業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根據學生特點和需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創業》等課程,幫助廣大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實際操作能力,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創業觀。”淮南聯大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開設了《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和《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讓學生了解就業創業中的各種注意事項,找準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
“我們目前一直對各學院畢業生就業情況開展動態監測,制定實施畢業生去向‘百日攻堅’方案,密切關注未就業學生動態,努力幫助有就業意愿的畢業生盡快就業。同時,制定了《淮南聯合大學就業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實施辦法》,對就業困難畢業生加大‘一對一’指導幫扶力度,到8月底前,至少為每一名未就業的脫貧、低保、零就業家庭和殘疾畢業生推送3個以上崗位信息。”淮南聯大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就業指導中心統籌協調、完善服務、持續推進、及時上報就業幫扶工作,各學院黨政負責人親自制定幫扶方案,做到“一人一檔”“一生一策”,動態跟進更新臺賬內容,幫助重點群體就業困難學生盡快就業,輔導員和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實現就業幫扶全員化。
(記者 張昌濤 孫繼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