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全力打好援企惠民“組合牌”
2023年以來,市人社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民聲呼應”,全力促就業惠民生,多措并舉,精準施策,用好用實用足失業保險政策“紅包”,穩就業、促就業、保民生效力持續凸顯。
打好穩崗牌,“免報直發”到賬快
“現在人社部門惠企政策太給力了,零申報、零材料, 25.31萬元的穩崗返還資金直接發到我們企業賬戶,有了這筆錢企業的發展更有底氣了。”近日,淮南盛和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經辦負責人說。
市人社部門實施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免報直發”模式,積極開展“數據找企”工作,通過部門數據共享和數據比對方式,及時獲取參保單位失業保險繳費、裁員率、企業信用信息和企業對公賬戶等關鍵數據信息,篩選出符合“免報直發”條件的參保單位,公示合格后穩崗資金直接返還至企業銀行賬戶,高效兌現惠企政策資金。
大型企業以及符合返還條件但未被納入“免報直發”范圍的用人單位,可通過安徽省人社統一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網上申報。同時,市人社部門通過開展進縣(園)區進企業、送政策送服務惠企政策宣講活動,擴大企業對政策知曉度。線上利用“淮南人社”微信公眾號、“淮南穩崗補貼”QQ群等平臺進行政策信息發布,借助失業保險短信服務平臺將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推送至企業,對重點企業全部電話通知,讓企業早知道、早申報、早享受。2023年以來,全市共為5162戶用人單位發放穩崗返還資金7086.56萬元,惠及職工20.89萬余人。
打好擴崗牌,“免申即享”招人才
“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的落實,既招用了人才又能享受到補貼,鼓舞了企業發展的軍心。”日前,淮南平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人事部負責同志表示。
為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助企擴崗作用,鼓勵企業積極吸納大學生等青年就業,對招用應屆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至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1個月以上的企業,按每招用1人10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
按照“方便、快捷、規范、安全”的原則,市人社部門采取“免申即享”與自行申請相結合的經辦模式,通過數據比對向符合條件企業發送信息并經其確認,公示合格后將一次性擴崗補助資金直接發放至用人企業對公賬戶,實現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同時開設線下服務窗口,便于企業自行申請。2023年以來,為286家企業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115.40萬元,助力1154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實現就業。
打好保障牌,“九連漲”暖民心
持續提升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是一項暖民心工作,也是人社部門一項重點工作,市人社局堅持兜牢人民生活安康底線,確保失業人員待遇應發盡發、應保盡保。
去年4月起,我市調整了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 由每人每月1350元統一調整到每人每月1737元,月人均增加387元。據了解,我市自2006年以來連續九次上調失業保險待遇標準,按照失業保險金標準與最低工資標準聯動調整機制,失業保險金計發比例統一調整至淮南市最低工資標準的90%。
我市人社部門聚焦參保失業人員生活保障,持續優化經辦服務,將失業保險金申領、代繳基本醫療保險等多個關聯事項整合為“一件事”,實現一次辦、打包辦。同時,開通安徽政務網淮南辦事廳“申領失業保險金”模塊,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云上申領”,加速網辦審核,實現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切實提高辦事群眾的便捷度、體驗度和滿意度。2023年以來,全市審核發放3.83萬人次失業保險金6369.2萬元。(通訊員 鈕成亮 記者 魯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