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持續深化“一改兩為”,打造“經得起比較、經得起打聽”的營商環境——涵養一方“近悅遠來”的發展沃土
“從網上提交企業法人、完稅證明等信息后,‘個轉企’業務很快辦好了。”說起“個轉企”業務,大通區個體工商戶吳玉勝告訴記者,過去,個體工商戶想要轉辦企業,需要先注銷個體營業證照,再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業務,費時又費力;現在,實行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幫辦代辦,減環節、減流程、減材料,業務辦理更高效、更省心。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2023年以來,大通區堅決貫徹落實省、市“一改兩為五做到五提升”要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涵養一方“近悅遠來”的營商沃土,以一流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轉型發展。2023年4季度,大通區企業訴求辦理工作全市第一、市場主體滿意度調查全市第一;大通區市場監管局獲2023年度淮南市“雙招雙引”推動高質量發展先進集體稱號。
堅持高位推動,打造“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該區完善“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政府分管領導主抓、區營商辦統籌協調、區級牽頭單位分指標負責、各相關單位緊密配合”的工作推進機制,定期召開專題調度會,研究部署重點工作。
該區將優化營商環境納入督查工作和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對鄉鎮街道、區直部門進行“明查暗訪”,及時反饋督查發現的問題,要求限期整改完畢,督促各級各單位切實履行為企優環境、為企解難題的工作職責。持續開展“千名干部入企服務“優環境、促發展”及產業鏈企業供需對接會等活動,堅持企業訴求“線上+線下”一口收辦,定期調度、跟蹤辦理、閉環管理。2023年全年累計辦結企業反映問題778件,企業家反饋滿意率100%。完善企業聯系包保制度,將全區76家“四上”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及28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納入為企服務聯系包保對象,由區直20家單位40名領導干部進行包保。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質高效的政務環境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該區深化企業開辦便利化,全面實行“企業開辦一件事”集成辦理、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企業開辦流程簡化至半個工作日。簡化退稅資料報送,壓縮退稅辦理時間,審核退稅平均辦理時間由3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
該區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深化“局長走流程”活動,開展“幫辦代辦”服務,提供7×24小時不打烊服務,創新應用“機器換人”審批新模式,(市場局)在政務服務大廳投放1臺“個體登記自助機”,1臺“商事登記自助機”,全年個體登記自助機使用率高達90%以上,代辦1203戶,幫辦207戶。持續推進惠企政策兌現,梳理上線惠企政策23條,其中“免申即享”16條,“即申即享”7條,讓惠企政策快達直享。加大財稅助企紓困力度,全年新增減稅降費3.1億元,財政兌付各類資金6000余萬元。
強化要素保障,打造安商富商的服務環境
在資金保障方面,該區每季度組織1次區級政銀企對接會,開展五進助企紓困活動,積極推廣“淮南市中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為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解決融資難題。對接準南市振興融資擔保公司,充分發揮融資擔保增信作用提升融資效率,全面梳理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融資需求,促進8戶制造業企業與5家銀行簽約貸款,全區企業累計獲得銀行授信708筆、額度30.12億元。
在用工要素保障方面,該區在常態化舉辦“2+N”招聘會的基礎上,持續開展“春風送崗”行動,推進“三公里”就業圈建設,利用“互聯網+就業”直播招聘、“就業招聘報”、淮南市創業就業網公眾號、社區網格群等各種招聘形式,促進各類就業重點群體與民營企業實現崗位對接。2023年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共311場,網絡直播招聘9場,服務企業2000余家次,達成就業意向740余人。同時,積極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幫助轄區工業企業解決歷史遺留“辦證難”問題22件。
創新監管方式,打造公平暖心的法治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該區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落實支持中小微企業有關政策,嚴厲打擊弄虛作假、串通投標等危害市場環境違法行為,對失信企業信用修復23次。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消除公共資源交易過程中對不同所有制企業設置的各類不合理限制和壁壘,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該區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嚴厲打擊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犯罪,2023年累計審結合同詐騙、串通投標等刑事案件36件,為企業追贓、挽損693.51萬元;辦理破產案件13件,通過重整、和解等方式,為“困境企業”尋求“出路”。妥善審理涉企民商事案件,2023年以來,審結相關案件1707件,涉案標的額達4.28億元,堅決維護企業勝訴權益,為包括唐興科技、金嶺藥業在內的多家企業執行到位標的額2.92億元。堅持文明善意理念,積極采取“活封”“活扣”等方式,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蔡恒 詹俊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