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輪椅推動起來非常方便,比之前的好多了,謝謝你們!”近日,大通區孔店鄉大郢村脫貧戶朱長保激動地向民警說道。此前,大通公安分局民警在走訪過程中發現朱長保愛人的輪椅損壞、無法正常使用,于是聯合鄉村振興工作隊積極與區直部門溝通協調,很快為朱長保愛人買來了新輪椅。
今年以來,大通公安分局按照平安建設“雙提升”工作要求,結合大通地區工作實際,精心制定“4+3”工作方案,以“六聚焦六增強”為抓手,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推動平安建設“雙提升”走深走實的有力舉措,著力解決影響社會治安的突出問題,全力維護全區社會治安穩定,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和對公安工作滿意度。
聚焦“走訪+解憂”,增強和諧指數。群眾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該局立足于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盼新要求,把大走訪與為群眾做實事解難事結合起來,通過零距離上門走訪、面對面溝通交流、心貼心服務群眾,取最大“公約數”、畫最大“同心圓”,不斷贏得群眾對公安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增強警民和諧指數。截至目前,該局集中走訪機關企事業單位50余家,走訪群眾20000余戶,征求意見建議20余條,解答群眾各類咨詢50余次,為群眾做實事好事20余件。
聚焦“回訪+疏通”,增強滿意指數。該局情報指揮大隊聚焦接處警各個環節,以報警人滿意為根本要求,做到110報警回訪全覆蓋。建立動態警情跟盯機制,實行民警包片負責,要求每起警情在24小內反饋規范、定性準確、處置及時,分局警情錯誤率為零。建立兩級警情回訪制度,采取電話回訪和上門回訪相結合的方式,及時和報警人溝通,通報警情情況,征求意見建議,增強群眾滿意指數。截至目前,共回訪警情2000余起,接處警群眾滿意率為100%。
聚焦“巡邏+防控”,增強安全指數。牢固樹立“防為主、防為上”理念,依托金豐易居警務工作站,科學調整警力部署,采取車巡、步巡相結合方式,最大限度屯警街面,提高街面見警率、管事率,讓“警燈常亮、警察常見”成為常態,真正感受到警察就在身邊,增強群眾安全指數。該局除日常巡邏和市局統一部署的集中巡邏外,每月5日、20日自行組織開展“警燈+義警”巡邏。同時,定期參加區委政法委牽頭,公檢法司等政法單位聯合開展的“警燈閃爍”夜巡行動。
聚焦“宣傳+互動”,增強幸福指數。深入發掘公安民警為民服務的先進典型和事跡,發好公安聲音,講好警察故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大力傳播公安機關懲惡揚善的正能量。準確分析把握新形勢下網絡傳播規律特點,提檔升級“淮南大通公安在線”微博等自媒體矩陣化建設,切實增強社會各界對公安工作的知曉度和認可度,增強群眾幸福指數。通過向轄區群眾匯報工作、警民懇談會等形式開展集中宣傳30余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0萬余份,營造了平安建設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聚焦“打擊+防范”,增強信任指數。堅持“預防為先、打防并舉”,強化充實打防力量,以嚴厲打擊犯罪的嶄新面貌和優良成績去爭取群眾認可和支持。將打擂爭先與“雙提升”工作緊密結合、一體推進,成立打擊傳統侵財犯罪、“黃賭”犯罪和“食藥環知森”領域犯罪工作專班,形成合力、重拳出擊,持續維護社會穩定,增強群眾信任指數。今年以來,破獲各類刑事案件51起,查處治安案件461起,打處違法犯罪人員231人。同時,牢固樹立打防并舉理念,扎實開展“楓橋式”派出所、警務室全覆蓋創建工作,全局5個派出所、27個社區警務室全部達標合格,讓群眾感受到安全就在身邊。
聚焦“服務+便民”,增強暖心指數。積極推進便民措施,竭盡所能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以實際行動增強群眾暖心指數。深入推進“為民為企為項目”工作,組織“警企懇談會”11次,解決企業提出問題9個,建立警企議事廳5個;加大對公安政務服務窗口辦理業務的疏導,該局戶政中心由原有兩個窗口辦理身份證、兩個窗口辦理戶口業務的模式改變成為“四窗通辦”,今年以來共指導轄區商戶備案70個,辦理印章繳銷掛失業務102起,辦理保安員從業資格證135人。(記者 吳 巍 通訊員 郭 晨 李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