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市水利部門加快構建“極簡審批”模式,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讓材料提供“瘦身”、辦理流程“提速”、數據信息“跑路”,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動了營商環境再升級。
市水利局創新審查方式,提高涉水行政審批規范化水平,在嚴把材料審核關的基礎上精簡流程,通過政務服務平臺,減少審批環節和材料數量,努力讓材料提供“瘦身”,“河道采砂許可”申請人身份證明、“蓄滯洪區避洪設施建設審批”中的“建設項目依據性文件”,由市水利局通過部門信息共享核實,申請人無需提供。為讓辦理流程“提速”,市水利局著力推進審批環節“減時限”,將原來20天、30天工作日辦件時限直接壓縮至1個工作日。“線上審查,窗口受理”,通過政務服務運行管理平臺,市水利局線上提前接受審批所需材料電子版,線下窗口受理時提供原件!叭萑鳖A審,承諾補齊”,在申請人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要求時,及時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提交的剩余材料,待申請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材料后,一次現場辦結,切實減少辦理時間。市水利局持續推廣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等服務,讓數據信息“跑路”,辦事企業和群眾可以在“安徽政務服務網”通過實名注冊、網上申請、網上上傳申報材料的方式辦理事項,辦結結果根據企業需要可以網上下載,也可郵政免費寄遞送達。市水利局共有19項政務服務事項,除部分需專家評審事項外,全部可以通過網上申請辦理。該局還開通了預約受理,即來即辦,最大化實現“全流程”網辦,真正實現辦事企業群眾“零跑腿”,降低了企業辦事成本,切實提升了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滿意度。 (記者 蘇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