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田家庵區經濟運行在全省45個市轄區中排名第二位,較一季度上升35個位次——“V”型回升后,向著“√”型沖刺!
今年上半年,田家庵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穩步推進。 本報記者 張 越 攝
承壓前行,穩中見韌。田家庵區經濟迎來“V”型回升——
今年上半年,田家庵區經濟運行在全省45個市轄區中排名第二位,較一季度上升35個位次。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94.5億元,同比增長9.8%,總量排名全市第一,增幅排名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0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高6.0個百分點。
這一“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受到諸多關注。田家庵區,為何能?
誠然,數據升降,是衡量經濟運行的重要維度。帶著“淮南市中心城區”光環的田家庵區本就被關注的多一些、被對標的多一點,因為數據的起伏而被“更關注”,在所難免。經濟發展從來都是跌宕中前行,時有進退、偶有高低,任何城市皆如此。核心是要看看,“進”是否有短時因素的影響?是否有長遠思慮的考量?而解讀數據的關鍵是,看到發展之中的恒力、變局之中的定力、轉型之中的蓄力。
今年上半年,田家庵區發展一路爬坡、過坎、躍升的歷程,則證明:與時俱進的恒力、練好內功的定力、創新轉型的蓄力,就是發展密鑰。
質與量“齊頭并進”,項目建設始終“站C位”
伴隨著項目開工的機械轟鳴聲、日漸氤氳的煙火氣,三產齊發力,投資強動能,經濟企穩回升支撐強勁。具體來看,上半年,全區完成一產增加值2.5億元,增長3.4%,增幅排名第一;二產增加值54.8億元,增長17.4%,增幅排名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3個百分點;三產增加值137.2億元,增長7.6%,增幅排名第三。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7%,排名第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57.7%,技改投資增長112.9%,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13.1%。
發展形勢愈復雜,工業的“壓艙石”作用愈明顯。
今年5月,投資5億元的圣點科技靜脈識別模塊化生產項目入駐淮南市田家庵區現代產業園;6月,投資4.5億元的冰鵬冷鏈倉儲物流及食品加工園落戶安成鎮……今年以來,田家庵區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加大項目招引、加強要素保障、加快項目建設。實施區級領導包保、重點項目定期調度、項目例會和重大項目集中督導等有力措施,統籌做好前期審批、建設施工、竣工投產、生產運營、督促督導等各項工作,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
發展好不好,擂臺賽一賽。田家庵區開展高質量發展擂臺賽和重大項目考核評比活動,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實地督導觀摩在建“三個一批”項目,亮進度、曬成績、比轉化,現場辦公“問診”建設難題,激發項目單位建設動力,營造大干快上的濃厚建設氛圍。
從科沛達半導體清洗設備、徽盾消防等13個億元以上項目簽約,到旭火5G光纖等29個重點項目開工,田家庵區各級各部門在重點項目建設和投資上聚焦發力,提升項目審批服務水平,推動項目建設全面提速增效。
“我們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全力推進。”田家庵區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該區暢通創優營商環境平臺、12345為企服務熱線辦理渠道,開通“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惠企政策專欄,將各項紓困解難政策精準直達企業。同時,推行“證照分離”“一照多址”改革,進一步提升為企政務服務便利度。
上半年,全區規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16.3%。截至6月末,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達78家,較去年同期增加12家,占全區規上企業數量的84.8%,民營經濟貢獻突出。
難得的是,在增“量”的同時,田家庵區經濟“質”的提升也在大步前行。
上半年,全區規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成本較同期減少2.9元;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4.5%,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全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排名全市首位,增幅分別排名第二、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05,比2022年全年縮小0.31;1至5月份,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可見,助企紓困、城鄉共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等目標,田家庵區一個都沒有放松。
供與需“協同發力”,政策+活動,促消費提質擴容
經濟行穩致遠,離不開消費這駕馬車。今年以來,田家庵區積極營造濃厚消費氛圍,充分發揮消費作為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壓艙石”作用,穩步推進各類促消費活動,全面激活消費市場,釋放消費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五折的圖書、52元購價值200元的購物券和洗衣液,還有許多活動款的特色農產品……”5月19日晚,由田家庵區文旅局主辦,合肥百大淮南購物中心、安徽星視窗廣告傳媒協辦的田家庵區2023“中國旅游日”集中宣傳活動暨“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費季啟動儀式在龍湖公園啟動。
一張張小小的電子消費券,如同“催化劑”,不僅帶“火”了市民的消費熱情,也讓包括零售、餐飲在內的多個消費市場“活”了起來。田家庵區商務局大力開展符合淮南消費特點的商超、家電、餐飲、服務等板塊促消費活動,帶動行業消費。數據顯示,全區已發放各類消費券110萬元,核銷金額70.4萬元,拉動消費約338.8萬元。
消費領域信心不斷恢復,日漸升騰的“煙火氣”也助力田家庵區二、三產日益興旺。
“旺季一天1000多單,淡季一天也有兩三百單。”淮南牛肉湯產業園里,“淮記本食”負責人朱曉龍及其團隊,正為備貨忙碌著。一旁的直播間里,主播正通過抖音平臺,傾力推介公司牛肉湯產品,線上直播間人氣滿滿。
據悉,淮南牛肉湯產業園入駐了工業生產、電商網絡、運營推廣等淮南牛肉湯產業鏈主要上下游相關企業1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開發出速食、冷鏈、常溫等各品牌淮南牛肉湯20余種。
據了解,上半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2億元,增長8.9%,總量排名全市第一,增幅排名全市第二。其中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9.3%,排名全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2個百分點。在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中,飲料類商品增長41.9%,糧油食品類商品增長33.3%,家用電器和音像制品類商品增長29.9%,家具類商品增長27.1%,日用品類商品增長22.9%,石油及制品類商品增長20.2%。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2.2%。完成進出口總額5440萬美元、增長37.9%。
動能與基石“相輔相成”,把創新作為穩增長的“定海針”
今年4月,田家庵區印發《關于田家庵區實施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三年倍增行動方案》,大力推進企業提質降本增效。
整體上看,創新驅動增長已逐漸成為田家庵區經濟新常態。
上半年,全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8.99件,增長22.2%,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0%,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0%,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總產值增速同比增長10.9%。
如果說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動能,那么提升民生福祉就是經濟發展的基石。
今年以來,田家庵區民生保障有力。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880萬元,民生支出增長5%,全區建成街頭游園、綠地6處,新增公共停車場3處967個泊位;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4個。
宏觀的數據和微觀的感受,都在印證著田家庵區經濟持續向好。
“看淡名次,認清形勢,在新發展格局中更好體現作為,在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更快提升內涵,才應該是田區應對復雜環境、始終承壓見韌、敢于突破蝶變的必然路徑。下半年,我們更要在經濟實現‘V’型回升后,向著‘√’型沖刺。”采訪中,田家庵區主要負責同志表示。(記者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