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民聲面對面 > 淮南為何不具備沿淮河發展的條件?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為何不具備沿淮河發展的條件?
【字體: 】 發布時間:2023/7/31 9:40:23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我市淮河淮上渡口南北岸線多為低洼濕地和基本農田(2023年7月27日攝)。 記者 張 越 攝

近期,關于淮南“沿淮河發展”的網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網民“濠梁水”在今日頭條平臺編發了題為《淮南沿淮發展才大有可為》 《淮南沿淮河發展潛力很大》的帖文,跟評420余條;網民“大白too”等在抖音平臺編發了題為《淮南城市發展方向——老百姓關心的話題》《淮河岸邊華麗轉身》的視頻,跟評1360余條。部分網民跟帖支持沿淮河發展,認為“淮河有這么響亮的名片不利用可惜”,應該借鑒延安、蕪湖等城市沿河、沿江發展的經驗,依托淮河天然優勢,打造沿淮河旅游觀光經濟帶。

近日,淮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采訪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水利局,專家們一致認為:網民的愿望雖好,但現階段我市已經不具備沿淮河發展的條件。

市水利局:淮南沿淮地區蓄洪區多、安全風險大

市水利局專家介紹說,沿淮地區是安全風險最大的地區。我市地處淮河中游,是全國首批25個重點防洪城市之一,淮河流經市境105km,水旱災害頻繁,建國以來共發生較大洪水18次,約4年一次。歷年防汛,淮河干流堤防和行蓄洪區是重點,任務非常艱巨。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和強度增加,極端強降水事件頻發進一步推高了區域洪澇風險。另外,淮河兩岸也是采煤沉陷區分布的主要區域,采煤沉陷區對于耕種、居民生活、生態環境等都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我市沿淮河自上而下設有國家級行蓄洪區5處,分別為壽西湖(壽縣)、董峰湖(毛集實驗區和鳳臺縣)、上六坊堤(潘集區)、下六坊堤(潘集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湯漁湖(潘集區)行洪區,行洪區總面積311.6平方千米,人口約18萬,行洪堤總長101.6km。瓦埠湖流域位于淮河南岸,流域面積4193平方千米,跨淮南、合肥和六安三市。1952年建東淝閘后,瓦埠湖被列為淮河蓄洪區,涉及壽縣、謝家集區和田家庵區。

市水利局專家介紹說,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水利部《關于加強蓄滯洪區建設與管理若干意見》,明確規定要從流域、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高度,研究不同類型蓄滯洪區管理與經濟發展模式,調整區內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積極發展農牧業、林業、水產業等,因地制宜發展第二、三產業,鼓勵當地群眾外出務工。限制蓄滯洪區內高風險區的經濟開發活動,鼓勵企業向低風險區轉移或向外搬遷。加強蓄滯洪區土地管理,土地利用、開發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防洪的要求,保證蓄滯洪容積,實現土地的合理利用,減少洪災損失。蓄滯洪區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制訂人口規劃,加強區內人口管理,實行嚴格的人口政策,嚴禁區外人口遷入,鼓勵區內常住人口外遷,控制區內人口增長。2017年,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安徽省行蓄洪區產業發展負面清單》,在產業管理方面,負面清單分為限制類與禁止類,將產業園區建設、制造業、水電氣生產和供應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業等列為禁止類項目,禁止發展建設影響行蓄洪功能的設施,或新增區內居住人口,或造成環境污染的其他各類產業。將農林牧漁業、重資產旅游業、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道路工程建筑和安裝與采礦業列入限制類。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我市沿淮地區不具備大規模開發的條件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家介紹說,沿淮地區是區域生態廊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淮河是淮南市也是安徽北部最重要的區域生態廊道,淮河兩岸的焦崗湖、八公山、舜耕山、上窯山、鳳凰湖都是自然保護地,并納入生態紅線進行保護。此外,舜耕山山腳到淮河水平面的高差約為49.6米。因此,各級規劃對沿淮地區的發展作出了一定限制。

專家介紹說,淮南城市建設的發展重點是南向發展。從區域發展格局上看,淮南市的發展重點是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與合肥都市圈。因此,山南新區作為南向發展、對接區域戰略的橋頭堡,是未來發展的核心。且淮南南站、淮桐高速等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均經山南新區與區域核心城市連接,使得山南新區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與優勢。從國家層面來看,淮河流域將成為實現生態文明協調保護和發展的重要載體。202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編制印發了《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安徽省實施方案》,其中淮南市的任務是落實岸線分級管控與分類利用、建設航運樞紐,以及建設新產業文旅基地。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家指出,就城市發展方向而言,淮南未來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是以南向為主,中心城區的城市建設主戰場是山南新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沿淮地區的發展,從生態保護、環境治理改善和價值轉化方面,謀劃并實施了一批如淮河岸線環境整治、采煤沉陷區治理、沿淮行蓄洪區農民搬遷安置以及沿淮城中村改造等項目,希望通過“生態+”、“文化+”逐步把淮河打造成山清水秀生態屏障、淮河文化集聚旅游勝地與環境優美的宜居地。(記者 李 鈞 蘇 強 周瑩瑩)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甸县| 静海县| 北票市| 温宿县| 建水县| 怀仁县| 裕民县| 揭阳市| 瑞金市| 鹤壁市| 尚义县| 信阳市| 原阳县| 宣威市| 深水埗区| 大足县| 天峻县| 贺兰县| 龙海市| 浠水县| 广饶县| 武穴市| 肥西县| 樟树市| 乌兰浩特市| 镇巴县| 大英县| 舟山市| 鲜城| 海原县| 美姑县| 喀喇沁旗| 安福县| 遵义市| 南京市| 云浮市| 施甸县| 精河县| 湖北省| 永胜县| 安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