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民間很早就流傳一句話:背著麥麩去顧橋——想好處(醋)。可見,顧橋醋歷史悠久,聲名遠揚。”日前,記者在鳳臺縣顧橋醋業有限公司采訪時,驅車300多公里前來采購顧橋陳醋的宿州客商邢玉浪一次就購買了100公斤,他告訴記者:“慕名而來,來一次不容易,多買點回去送給親朋好友,美食共分享。”
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釀醋工人把剛剛蒸好的米飯倒進大缸,待完全涼透以后再拌麯進行發酵,之后還要經過釀醋、冷醋、煎醋、晾醋,最后才能進行灌裝。
幾百年前,一家山西人來到顧橋小鎮,感恩當地大善人鄭八爺知遇之恩,就把祖傳制醋工藝傳給了鄭家,鄭八爺后人結合當地做醋工藝,不斷摸索總結,形成了風味獨特的“顧橋陳醋”。1958年顧橋陳醋廠成立,開始了“顧橋陳醋”的輝煌歲月,各種榮譽紛沓而至,顧橋陳醋四次榮獲“省優”、三次榮獲“部優”,并于1989年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992年榮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成為淮河流域的“看家醋”,全國名醋。顧橋陳醋廠原屬地方國營,歸縣財政局。1963年由國營轉為縣辦大集體,隸屬縣二輕局,已經具有幾百年的生產歷史。
據《鳳臺縣志》記載:顧橋陳醋和山西老醋、鎮江香醋并列全國三大醋系,憑借獨特的口感和區位影響,被譽為國內“第三瓶醋”。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慢慢地在經濟大潮中,民營陳醋作坊雨后春筍般出現,作為國營企業的顧橋陳醋廠一度出現滯銷,萎縮不前。如何真正扛起“顧橋陳醋”大旗,在醋業界咸魚翻身,安徽省顧橋醋業有限公司進行了積極探索,顧橋陳醋又有了新的生機。
“現在,顧橋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確立工業立鎮、產業強鎮、特色興鎮的發展思路,積極融入長三角,做好顧橋陳醋的‘非遺’傳承,全力打造‘醋香小鎮’,這項計劃已經納入到今年的縣政府的工作計劃。”顧橋鎮黨委書記徐云龍告訴記者。
隨后,顧橋醋業有限公司投入近千萬元,于2019年把顧橋陳醋廠的廠房、辦公樓重新翻修了一番,翻修后的廠房、車間、辦公樓煥然一新。2020年2月,投資購買國內先進釀醋設備及生產線投入使用,并招20多名技術人員進廠,又聘請知名醋業釀醋技師,擔任常年釀醋技術指導。
據該廠技術總監說,顧橋陳醋釀造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工序要求嚴,發酵周期長,一般發酵和釀制就有5個月,還需要曬制,才能灌裝出品。經過一年多的試驗、摸索、總結、探討、反反復復、歷經波折,到2021年1月,產品才慢慢定型,投放市場,深受歡迎。浴火重生的“顧橋陳醋”“顧橋雙喜陳醋”“神鹿保健醋”等產品還是原來的老味道。
顧橋陳醋是用糯米、麩皮、稻殼等優質原料,經過傳統工藝發酵,精心釀制而成。并加入十幾味中草藥熬制,再用優質大米用現代化機械鍋熬制糖色,經過較長時間的儲存,成為綿酸帶甜、微咸不澀、清香宜人的優質名醋。它兼有南北醋系之長,又有自己的特色,酸甜可口,特別適合長江中下游以及淮河兩岸人的口味。
“顧橋陳醋曾在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交易會上獲得金獎。我們將沿著老一輩們的奮斗精神續寫顧橋陳醋品牌的榮譽,再鑄昔日的輝煌。”顧橋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景衛表示。(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