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糧食提質增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近年來,鳳臺縣大興鎮始終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把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緊緊圍繞加大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業機械化服務能力、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加快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現代化、企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生產水平大幅提升,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21年,全鎮糧食總產量6.8萬噸,較上年增長8.8%。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筑牢高產之基。大興鎮緊抓農田項目建設,先后建設了高標準農田、新增千億斤糧食、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等項目累計投入資金6000余萬元,新建、維護電站110座,防滲渠300余公里,橋、涵、閘近千處,生產路硬化72公里,清淤、擴挖溝塘10萬余方,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5萬畝。2022年高標準農田9600畝正在建設中,實現高標準農田全覆蓋,為糧食生產筑牢基礎。
加大培育服務主體,強化生產保障。近年來,大興鎮鼓勵黨員、干部、種糧大戶、農機服務大戶和農村致富能手牽頭成立農業合作社。2021年新增農業合作社7家,目前全鎮合作社已達25家。擁有高速插秧機130臺,大型拖拉機290臺,收割機420臺,植保機65部,建成標準化育秧工廠25座,育秧流水線32條,軟硬盤150萬余張,合作社成員達300多人。糧食生產圍繞“統一供種、統一機耕、統一機插、統一測土配肥、統一防治、統一訂單收購、統一托管經營”等環節,開展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70萬畝次。2021年機插秧面積5萬畝,統一飛防42萬畝次,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2萬畝,解放農村勞動力1萬人,創造了1120個就業崗位;服務農戶占全鎮總戶數的90%。
加強技術服務,為糧食生產保駕護航。大興鎮新型職業農民有320人,2021年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6期,培訓農民512人,舉辦小麥赤霉病飛防、秋種現場會3次,田間地頭培訓會30余次,農民科技水平顯著提高。16個村和25家合作社設立了技術服務網點,實現“縣—鎮—村—合作社”四級服務體系,組建大興鎮微信群、QQ群和短信群發等平臺,及時發布涉農技術、管理信息,讓農業信息走進千家萬戶。2021年,該鎮在鳳臺縣率先創建優質專用小麥和優質水稻生產整鎮推進項目,統一供應優質麥種100萬公斤。全鎮投入資金400余萬元開展小麥赤霉病統防統治工作,參與飛防作業的合作社達17家,投入無人機48部,完成2次防治任務。在防治期間,鳳臺縣農業農村局、大興鎮鎮政府分別派出技術指導組和防治督查組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服務和督查,飛防合格率達100%。(通訊員 岳榮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