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好甜、好玩。”8月8日下午4時許,雖然高溫依然難耐,但在謝家集區望峰崗鎮陶圩村無花果采摘園里,張茗萱小朋友仍舊玩的不亦樂乎:“放暑假了到大姨家玩,大姨帶我和表弟來采無花果,我是第1次采無花果,這無花果又大又紅,特別好吃。”
“就近帶孩子們出來轉轉,孩子們開心了,我們也高興。”張茗萱小朋友的大姨李苗苗告訴記者說:“陶圩村不僅田園風光優美,而且孩子們還能在這里自己動手摘無花果,體驗農耕文化,品嘗特色農產品,非常有意義。”
“我們合作社于2019年引進了無花果新型品種‘波姬紅’,初期種植了20畝,其中示范種植園15畝,果苗枝條繁育用地5畝。我們‘波姬紅’無花果每年8月份開始掛果,盛果期長達3個多月,枝條掛果多,果實甜度高,口感好,并且對人體腸道護理有藥用效果,被譽為美貌和才華于一體的‘水果美人’,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普遍喜愛。”應臺孜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為了保證品質,我們‘波姬紅’無花果的畝產控制在500公斤左右,種植戶畝均收入超過了2萬元,其經濟效益還是非常可觀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振興鄉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陶圩村結合本村土地資源、傳統種植優勢等實際情況,于2019年申報了“陶圩村千畝綠色蔬菜基地”項目,并指導群眾成立了應臺孜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支持鼓勵村民發展特色農業,合作社牽頭注冊了“應臺孜”“應家人”“知了”等品牌商標,通過近年來千畝蔬菜基地項目的實施推進,陶圩村已陸續培育出了“有機西紅柿采摘園區”“太空蓮實驗區”“無花果種植示范園”等農業產業項目,形成了每年4至5月份的西紅柿采摘,6至8月份的太空蓮觀賞,8至10月份的無花果采摘等多元化農業經濟發展格局。
干凈整潔的鄉村小道、綠樹掩映的觀賞荷塘、色彩艷麗的文化墻、果實累累的無花果采摘園、親近自然的農耕研學基地,在陶圩村走訪,清新自然的田園風光讓人賞心悅目、怡然自得。
“我們堅持‘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的發展思路,加快鄉村振興步伐,讓鄉村美起來,讓群眾富起來。”采訪中,陶圩村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說:“通過發展特色農業,我們陶圩村的西紅柿、無花果等特色農產品已在周邊地區小有名氣,銷售供不應求,有力促進了群眾增收。結合特色農業,我們還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以農村環境整治為抓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打造村史館和農村大鍋灶,推進農產品深加工,讓特色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助力賦能。”(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