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工作隊積極申報了400萬元的高標準農田項目以及200萬元的土地平整項目,將把工作對駐地周邊的1800畝小田變成大田,為下一步土地集中流轉、推進農業大托管做好準備。”6月22日上午,在謝家集區孤堆回族鄉大洼村的田間地頭,參加選派第一書記“擂臺比武”的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工作隊負責人,向評委們介紹今年的工作安排。
在現場,記者看到參加此次“擂臺比武”的,除了參賽的第一書記,還有20名受邀擔任評委的區、鄉、村干部和黨員、群眾,大家邊聽邊記,時不時進行現場詢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更好地掌握“選派書記作用發揮怎么樣”,解決“鄉村振興工作怎樣抓”的問題,謝家集區精心籌備舉辦了選派第一書記“擂臺比武”活動,采取“實地介紹+工作述職+現場問答”的方式,對6名第一書記工作實效進行了現場打分、排名。
“我們工作隊積極配合鎮黨委總體謀劃,立足湯王村紅色文化資源,修建了村史館,并依托村史館打造紅色旅游路線、建設本地特色農產品電商平臺,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助力了鄉村振興。”安徽理工大學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程少武在回答“如何推動鄉村振興”問題時如是說到。
據了解,“擂臺比武”之后,每位第一書記還重點對駐村以來的工作向評委們進行了述職,并針對評委們提出的問題,現場作答。
劉郢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丁奇表示:“通過這次擂臺比武,讓我倍感壓力,我們的工作與其他選派村還有差距,與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這也讓我們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點。”
“基層黨員、群眾對選派干部的認可度,就是他們工作最大的成績。”謝家集區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說:“按照選派工作‘六項行動’的要求,我們舉辦了此次擂臺比武,旨在為選派干部搭建平臺、展示風采,進一步了解選派干部在村干什么、怎么干。這次擂臺比武也是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一種方式,我們將總結經驗,采取更豐富更靈活的方式管理、教育選派干部,助力他們在農村一線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并選樹宣傳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工作氛圍。”(通訊員 秦龍 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