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板橋鎮鄒祠村與天下第一大塘——安豐塘毗鄰,人口近6000人。為充分發揮網格員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在全村設立了35名網格員。網格員由村民小組長、黨員、鄉賢人士、致富帶頭人等擔任。為提高網格員的綜合能力,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駐村工作隊與村支“兩委”,定期對網格員開展培訓,并把壽縣鄉村振興局印發的“動態監測要做好——網格化管理離不了”宣傳手冊,做到人手一份。讓網格員更好地明確自己的職責,以及應知曉的政策。讓小小網格員成為活躍村級治理的細胞,發揮治理的大作用。
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戰斗員
在疫情防控期間,各村民組網格員勠力同心,迎難而上,敢于擔當。
網格員協同村干部、駐村工作隊一起挨家挨戶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和摸排登記工作,全面掌握本村在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情況。對省外返鄉人員嚴格落實核酸檢測、居家隔離、集中隔離等相關制度。嚴格實施管理,鼓勵村民相互監督。在核酸檢測中,網格員們幫助維護秩序,帶頭在夜間卡點巡邏值班,在疫情防控的日子,網格員們自覺扛起戰“疫”責任,成為抗疫戰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枝一葉總關情”。鄒祠村河套村民組村民張士林病危,孫女患急性闌尾炎住院,遠在上海的女兒趙守燕心急如焚。網格員在了解情況后,一邊安撫其情緒,一面向村領導匯報。村支“兩委”根據該戶的特殊情況,在提前報備的情況下,趙守燕只身包車從上海返回淮南,進入壽縣區域立即進行了隔離。網格員們用心用情充分發揮網格員的觸角作用,守護村民的健康防線,為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當好秸稈禁燒的宣傳員
眼下正是三夏大忙季節,為做好秸稈禁燒工作,徹底消除秸稈禁燒隱患,確保夏季秸稈禁燒期間不著一處火,不冒一處煙。
全村網格員實行24小時駐守,夜間巡邏排查。網格員張傳兆還利用人熟、地熟、戶情熟,挨家挨戶宣傳禁燒政策,發放宣傳單,多種形式的走訪,讓秸稈禁燒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切實增強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環境意識,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支持禁燒,主動禁燒的積極性。
當好筑牢防止返貧致貧的信息員
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致貧,村級網格員充分發揮網格員信息員的作用,對農戶實行常態化動態監測,筑牢防止返貧屏障。
“你好,我們正在摸排鄉村振興防返貧動態監測,重點了解你家上半年的收入、教育和醫療支出及住房飲用水情況。”在鄒祠村安城村民組,網格員和包組干部、駐村工作隊正在入戶開展上半年防返貧動態監測摸排工作。
“群眾利益無小事,網格之內無小事。”村網格員方賢昌告訴記者,方賢昌原是一名村干,已近60歲的他,退崗不褪色,主動當起了網格員。
農戶祝全蘭年近70歲,其丈夫早年病故,隨其兒子鄒多任共同生活。天有不測風云,今年3月,鄒多任因心臟病突發去世,其愛人撇下兩個年幼的孩子也離家出走。網格員方賢昌在入戶調查時,發現了該戶情況,為祝全蘭及孫女鄒心雨、孫子鄒浩宇申請辦理了A類低保,村級光伏及產業溫氏養豬收益分紅,并對其家庭產生的醫療費用通過醫療救助、民政救助了2.8萬元。駐村工作隊利用節日對該戶開展慰問,送來生活物品。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為監測戶祝全蘭家筑牢了安全屏障,讓該戶有了穩定的收入。
如今鄒祠村的網格員,已成了助推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在各項村級工作中,充分發揮了網格員“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橋梁紐帶作用,打通了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許丹丹 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