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壽縣公安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一位陶姓群眾向民警求助稱,他的孩子剛出生,妻子產后尚未出院,現因夫妻雙方民族不一致,妻子不能到場確認,孩子無法入戶……窗口值班民警隨即報告中心負責人,啟動“辦不成事會商機制”、“承諾制辦理”等便捷服務舉措,通過網上信息比對核查,簽訂承諾書,視頻連線孩子母親等舉措,現場取證,順利為孩子入了戶口。
這是我市公安機關“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辦成事的一個縮影。記者從市公安局獲悉,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便民服務事項“辦不成事”反映和解決機制。2021年底以來,我市公安機關共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73個,累計接待群眾178次,已辦成企業、群眾反映的“辦不成事”126件。
聚焦“急難愁盼” 為群眾排憂
近日,市民曹某偉趕到田家庵區政務服務大廳公安戶政中心,要求出具曹某超、陳某超、曹某偉為同一人的證明。接待民警詢問得知,曹某偉3歲時父母離異,母親將其姓名由陳某超改為曹某超,他參加工作后又改為曹某偉。前些天,他去辦理退休手續時,因系統中顯示上述三個名字分別在不同時間段交過社保,被要求提供公安部門出具的同一人證明。民警查詢其原始戶籍檔案,僅能找到曹某偉曾用名為陳某超的資料,無法出具曹某偉與曹某超為同一人的證明。
聽了民警的解釋,曹某偉連連嘆氣。他說:“沒有證明,我用曹某超名字繳納的養老金就白交了,退休金拿不全。”
接待民警將他引導至“辦不成事”窗口。窗口工作人員與江蘇省溧陽縣人民法院、曹某偉和其母親所在單位聯系,調取了其父母離婚判決書、干部履歷表、退休申請表、職工轉正表等,通過相互印證,最終核實其使用過曹某超這個名字。
得知民警為他所做的一切,曹某偉激動地說:“辦不成事窗口不因事難而推諉,不因事小而不為,真是咱老百姓的貼心人!”
打通“卡殼”堵點 為企業解難
近日,一名企業工作人員匆匆來到壽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要求辦理公章掛失補辦業務,但是按規定印章丟失了,需要登報公示一周才能給予辦理。
因印章丟失不能辦理銀行業務,這位員工十分著急,請求能不能特事特辦。窗口工作人員先試著電話聯系報社進行協調,報社出具了相關證明材料和登報刊號;又通過視頻電話讓有關股東方持本人身份證進行了視頻對話及認證,順利地幫這位群眾解決了燃眉之急。
按照省政府化解產能過剩的要求,淮河能源集團對潘二礦和潘四東礦實行資源重組。2021年10月和2022年2月,集團相繼獲批整合后的采礦許可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市公安局淮舜分局民爆服務大廳“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為確保企業一次性通過省廳專家組評審,精心指導企業明確申報資質標準、材料內容要求,主動查詢并提供全國范圍內有井下民爆物品儲存庫安評資質的機構,督促企業提前開展安全評價。
換證過渡期間,淮舜分局按規定對井下庫存的民爆物品進行現場封存,同時積極商請協調市局加快公示和審批進度,最大程度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企業換證提供“綠色通道”,為150名新增涉爆作業人員提供培訓考核,及時填補專技人員缺口。目前,潘二煤礦爆破作業單位許可證和爆破作業人員許可證已審批制發,礦區爆破作業全面恢復。(記者 張昌濤 通訊員 張茹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