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是我市創建文明城市的一項重要指標。隨著城市的發展,道路上的各種車輛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闖紅燈、逆行等現象也成了城市文明的一個重大詬病。
文明交通是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最直觀體現。為了創造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交通秩序,請大家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
3月11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選取了7時30分—8時30分、11時30分—12時30分和14時—15時、17時30分—18時30分四個重要高峰時段,在高新區民裕大街和潤水路交叉口進行現場采訪,用鏡頭和文字記錄這里的文明出行情況,同時對不文明出行現象進行曝光。以此促進市民能夠提高文明意識,自覺做到文明出行,共同維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堅持文明出行,筑牢安全防線
7時30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來到高新區民裕大街和潤水路交叉口進行現場采訪,當時正值早高峰,站高峰的交警已經來到了路口在指揮車輛和行人通行。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看到,這里人來人往,車來車往,但無論是車還是行人,都能遵守交通信號燈,做到紅燈停時耐心等待,綠燈行時快速通過路口。整個路口秩序井然,通行有序,真正做到了文明出行。
正在值勤的交警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這個路口靠近淮南二中,每天上學放學的學生多,接送學生的車輛很多,容易出現違章現象。創建文明城市活動開展以來,經過幾年的宣傳教育,市民、學生和駕駛員的文明出行意識大幅度提高,廣大機動車駕駛人員都能嚴格遵守交通法規,無證駕駛、酒駕、醉駕、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在這里基本杜絕。接送學生的家長也能安全文明駕駛,主動“禮讓斑馬線”。行人過斑馬線時大都能自覺遵守交通信號,很少有闖紅燈等違法行為,學生放學過馬路,遇有車輛禮讓時,他們也都能及時通過,做到了車讓人、人守規,使“禮讓斑馬線”成為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在這里,共同傳播文明風尚,構建暢通有序的交通環境和文明和諧的出行環境成為了主流。
7時49分,南北方向斑馬線上的紅燈亮起,正欲過馬路的行人立即停下了腳步,耐心等待。同時東西方向主干道上的綠燈開始亮起,汽車立即啟動,快速通過。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7時50分,一輛汽車由西向東行駛,在十字路口欲右轉,剛到斑馬線附近時,看見斑馬線上有幾位行人通過,這輛汽車立即停下,禮讓斑馬線,后面的車輛也依次停了下來,等待行人優先通過。這幾個過馬路的行人發現有車輛停車禮讓,馬上加快了步伐,待行人通過以后,等待的車輛立即啟動,依次右轉通過。
堅持文明騎行,摒棄交通陋習
高新區民裕大街和潤水路交叉口緊靠淮南二中,每天都有很多家長騎著電動自行車接送孩子,學生騎車上學的也很多,交警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這個路口很可能是整個山南地區騎車通過的最多的路口。
在路口執勤的交警介紹,創建文明城市活動開展以來,這個路口廣大非機動車騎行者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切實增強了文明交通意識,切實做到了不闖紅燈,不逆向行駛,不在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騎行,不隨意在車流中穿插,不追逐打鬧,不亂停亂放。
11時50分,正值淮南二中放學,學生浩浩蕩蕩出了校門。此時,在非機動車道上,足足有幾十輛非機動車來到這個路口,這時,斑馬線上的紅燈亮起,學生和家長立即停下車來等待,既沒有逆行的,也看不到闖紅燈的。綠燈亮起,他們立即快速通過。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感覺到,這些學生和家長就是文明騎行的帶頭人,文明交通的倡導者、實踐者和推動者。
快遲到了,偶爾也有搶時間違章的
文明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也許只是紅燈前停下的一小步,對城市來說卻是走向和諧的一大步。在高新區民裕大街和潤水路交叉口,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四個重要高峰時段站了一天,很少能拍到違章的車輛和行人。
這是因為大家都能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堅決抵制不文明交通行為,大家都有共建平安、有序、文明、暢通的交通環境的愿望。
但是,這個路口也不是絕對沒有違章的。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發現,每當快到學校上課前2、3分鐘的時候,或放學接孩子遲了,可能為了趕時間,這個路口就會集中出現幾個自行車逆行的、行人過馬路闖紅燈的。
11時46分,接孩子的家長已經早早來到了淮南二中門前廣場等待,這時,一個女士騎著一輛電動自行車風風火火闖了紅燈,向著二中沖去。
14時40分,一個背著書包的學生,不顧信號燈已經變紅,徑直橫穿馬路,一路向著二中快跑。
14時40分,一輛三輪車逆行且闖紅燈。(記者 李鈞 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