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稱心的工作難找,可是我卻在市總工會的幫助下,順利地在本市找到了工作。真心感謝市總工會,不愧是我們職工的‘娘家人’。”2月14日上午,“工會送崗位 樂業在江淮”淮南市總工會就業援助招聘會在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行,現場達成就業意向的農民工陳師傅激動地說。
當天的招聘會,吸引了91家市內外企業進場招聘,提供建筑、餐飲、服務等行業近萬個崗位。這已是今年春節后市總工會組織開展的第二場全市大型線下招聘會。2月10日,同樣是在市人力資源市場,市總工會與市人社局主辦兩皖(淮南)勞務用工對接招聘會,對接合肥、蕪湖、馬鞍山、滁州等市及本土的企業參會,提供各類崗位3000多個,吸引上千名求職者前來找尋崗位。
“每年正月初十前后,都會迎來返崗復工潮。但現實中,一方面是不少用人單位面臨‘用工荒’,另一方面很多求職者卻因為信息不對稱、就業成本高等原因而未能找到心儀的崗位。”市總工會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稱,穩就業、促就業是工會工作中的重要一環,為助力重點企業用工,確保生產有序、就業形勢穩定,今年以來,市總工會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創新工作形式,充分發揮好企業用工和職工就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創造就業崗位,多措并舉促進就業工作。
把握需求,列出“清單”提供精準服務。市總工會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利用春節期間開展外出務工人員問卷調查的機會,積極開展各縣區外出務工人員本省就近就地就業情況摸底大調研,收集整理大量意見建議。同時,全面開展企業招工用工需求調查,主動收集重大項目建設崗位供需信息,建立“招工難”企業招工用工需求“清單”;摸清農民工等轉移就業勞動者返崗時間和目的地,建立勞動者求職需求“清單”,力求提供精準服務,在企業和職工群眾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
創新形式,借力互聯網推進就業服務。市總工會在市數據資源局的支持下,在全省工會系統首家推出皖事通碼上招聘服務,為用人企業和應聘者提供發布職位、線上求職等服務,并在首頁提供輪播圖及熱點服務。“淮南工會碼上招聘”平臺具有真實、安全、便捷等優點,市總工會定時將工會福利政策、普惠活動等重要通知通過企業和個人在此平臺預留手機號進行精準推送,確保服務及時高效到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連日來,我們通過新聞媒體、網絡等渠道,廣泛發布《致全市廣大企業和求職者的一封信》等內容,更好地幫助企業和求職者雙方實現有效對接。”市總工會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說,在3月底前,市總工會將通過線上、線下聯合開展不少于20次集中招聘行動,打通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拓寬困難職工群眾的就業渠道。與此同時,凡在“淮南工會碼上招聘”平臺注冊賬號發布招聘信息的企業,或者登陸碼上招聘平臺求職的應聘者即可享受工會送出的十大服務。3月底前,簽訂合同的勞動者(包括留皖就業的外省務工人員),省、市兩級總工會將按50%比例贈送每人50元意外傷害互助保障計劃。
據悉,市總工會將把就業援助行動貫穿全年,持續更新崗位需求,確保工會就業服務不斷線,全力滿足工企雙方需求,讓職工(農民工)群眾更多地感受到工會“娘家人”的溫暖。(記者 吳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