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區2021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田家庵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全區各項事業取得新進步,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項目建設提質增效,產業升級動能澎湃
田家庵區深入推進“雙招雙引”,深度謀劃重點項目,建立“四化同步”發展項目庫,謀劃重點項目378個,總投資2946億元。成功舉辦全省知名民企助力田家庵發展座談會、青年徽商企業家走進田家庵活動,發揮11個招商隊(團)和17名招商顧問作用,簽約落地鐵牛汽車零部件等重點項目21個,引進市外資金68億元。建立產業鏈長工作機制,完善70個重大項目包保責任制,傾心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建成投用注塑生產基地、天平大健康等億元以上項目14個,開工建設風尚玻璃、現代化農產品批發交易及物流配送中心等億元以上項目14個。連續多年位列全省重點項目推進工作先進縣區前列。
田家庵區深入推進全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建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宏宇建工、中致建工、諾辰建筑等企業總部成功落戶,大禧堂、十五分鐘社區店等項目建成運營,青少年文體活動中心、花鳥魚蟲市場基本建成,新增限上商貿單位、規上服務業企業17家。加快推動產業集聚,總投資50億元的睿欣智能家電產業園開工建設,達成入園協議22家;總投資19.5億元的中利光伏組件項目簽約落地,青網科技產業園二期、航運大數據等重大項目建成運營;淮南牛肉湯產業園匯集產業鏈企業11家,評選掛牌示范店6家。持續增強創新動能,設立產業發展資金5000萬元,促進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省“115”產業創新團隊、市“50·科技之星”創新團隊達22家。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13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5%、20%。
城市品質穩步提升,民生福祉有效改善
田家庵區扎實推進城市更新,與國開行、農行、交行等金融機構深度合作,市場化融資22.6億元。100余名干部奮戰征遷一線,北趙店城中村征遷“大頭落地”,天一時代城、湖山世家開工建設,征遷拆違近30萬平方米,盤活城鎮建設用地488畝。投入1.8億元,完成七中家屬院等65個老舊小區和民主巷等10條小街小巷改造。持續完善功能配套,南嶺新村、南山村、幸福雅園菜市場建成投用,新淮、上鄭、天一、龍泉苑菜市場加快建設。全市首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建成投用,建成開放城市書房3座、街頭游園8處,開工建設老油廠地塊等公共停車場2處,新建維修太陽能路燈612盞。文明創建成風化人。扎實開展市容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堅行動,淮潘路等城市出入口環境整治和小劉莊等城中村架空線纜整治成效顯著,清理“散亂污”堆場100余處,拆除違規廣告牌、圍擋6500余米,查處交通違法行為13.2萬起,取締規范流動攤點和店外經營8160余處,清理“三亂”小廣告1.6萬余處。文明實踐活動“百花爭艷”,開展志愿服務19.8萬人次。
該區高質量完成33項省市民生工程和15項區級為民辦實事項目。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投資1.9億元建成辦學洞山中學北校區,完成十六小擴建提升;翰林錦里、新城悅府等33所小區配套幼兒園完成移交,鄉村中小學智慧校園建設實現全覆蓋。繁榮發展文體事業,開展群眾文化成果展演及文化惠民活動87場次,舉辦少兒文藝活動13場次,獲全市第九屆運動會金牌、獎牌數“雙第一”。扎密兜牢民生底線,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80萬人次、智醫助理服務89萬人次,為困難群眾代繳養老、醫療保險2.02萬人408萬元,發放醫療救助資金5964人次460萬元。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等補助救助資金15.4萬人次6289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450個、就業見習崗位260個。
生態環境不斷優化,鄉村振興加快推進
田家庵區堅決抓好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67件交辦信訪件高效辦結。全面落實“五控”措施,秸稈禁燒實現全年“零火點”,查處高污染車輛闖禁區行為484起,將171家危廢產生企業納入系統監管。成功申報專項債2.56億元,西部城區水體治理全面啟動。抓好淮河流域生態保護,謀劃爭取國家級淮河岸線綜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建成城市圈堤淮河新城段生態廊道,獲評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退捕禁捕工作先進縣區。
田家庵區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投入農村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6230萬元,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7萬畝,新建養護鄉村道路36.5公里,新建農村公廁7座,擴挖當家塘33口。102、311省道提標拓面工程全面完工。編制完成12個村莊規劃,曹庵煙下、史院瓦楊省市美麗鄉村中心村加快建設。土地“增減掛”促進集約利用,完成5批次879.6畝土地組卷上報,報批復墾土地406畝,爭取用地指標450畝。引進史院鄉“田園綜合體+”項目,認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市級6家,發展“三品一標”農產品2個。獲評全省農村電商提質增效示范區,安成鎮和徐圩社區、老圩村分獲省級示范鎮村,每日六八生物科技、嘉寶樂認定為銷售額超千萬元農村電商企業。加強脫貧人口勞務輸出,616名脫貧人口實現穩定就業。全市首個鄉村振興攝影基地在史院鄉掛牌。(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吳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