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綜述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八公山區各級黨組織開展宣講50余場次,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173件……傳承紅色基因,叩問初心信仰,踐行服務為民。
學黨史滋養初心,聚力量砥礪前行,以黨史之光照亮奮進之路,以昂揚姿態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八公山區緊扣“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目標,精心謀劃、主動作為,將黨史學習與理論實踐有機結合,學史與力行有效對接,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換成為民造福、推動發展的有力舉措,全區上下呈現出氛圍濃厚、覆蓋全面、實效明顯的良好局面。
高站位強推進,貫徹落實有“力度”
統一部署一盤棋,真學深悟下真功。去年3月8日,八公山區委及時召開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議,第一時間傳達中央、省、市相關會議精神,第一時間進行思想動員和工作部署,第一時間制定印發工作方案,明確時間,細化任務,硬化措施,做到掛圖作戰、按表推進、環環相扣、無縫銜接,確保黨史學習教育高質量開展。
聚焦發展促實學。八公山區委把黨史學習教育和“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相結合,指導區直各部門及鎮、街道制定工作計劃,結合重點工作深入研討。
督導調度求實效。八公山區委有關領導先后開展專題調度會、赴各鎮(街道)各單位實地督導50余次,及時跟進督導學習教育開展情況。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通報工作進度,確保全區黨史學習教育有力有序開展。同時,召開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座談會暨巡回指導組動員部署會,組建5個區委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組,督查指導各單位任務落實情況,在指導督導中傳導壓力、激發內在動力。
高標準強載體,理論學習有“深度”
從去年4月中旬開始,八公山區委組建的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分赴全區各鎮、街道、學校、企業與干部群眾開展面對面、互動式座談宣講,把學黨史和悟思想貫通起來,全面準確宣講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
黨史“無聲”,宣講“有聲”!一次次滌蕩心靈的學習研討,一場場人氣滿滿的黨史宣講,如同“紅色種子”播撒在八公山下,浸潤黨員干部群眾心田,讓大家從百年黨史中感悟思想偉力,汲取奮進力量。
“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也是最好的教科書。”八公山區積極創新學習形式,豐富學習載體,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精品細讀研學。該區區委堅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圍繞重點學習內容,通過區委常委會會議、區委中心組集體學習、舉辦讀書班、開展專題研討、個人自學等方式,組織區委班子成員靜下心來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為全區各級黨組織作出表率和示范。
創新載體深學。全區上下以主題征文、演講、繪畫、朗誦、唱紅歌等文藝匯演的方式,通過加強線上線下聯動、傳統與網絡結合,積極營造了開展學習教育、慶祝建黨百年的濃厚輿論氛圍。
主動上門送學。各基層黨組織為行動不便黨員和高齡退休老黨員開展送學上門、送書上門活動,鼓勵他們加強自學,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無遺漏。
高效率快行動,回應關切有“溫度”
“俺們終于用上方便清潔的能源了,再也不用柴火灶和液化氣了!”為了保障冬季清潔取暖,改善村居環境,八公山鎮沈巷村積極爭取上級政府資金支持,與燃氣公司充分溝通協商,籌資100余萬元,推進天然氣入村入戶,惠及村民310戶1500人,村民們高興不已。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八公山區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深入了解群眾需求,集中解決突出問題。
堅守為民情懷,傾聽群眾心聲。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調研,向基層群眾征求“我為群眾辦實事”個人意見建議,圍繞轉型發展、鄉村振興、營商環境等制定《八公山區“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從安全、住房、環境衛生、文化娛樂等方面組織制定區級“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清單33件,鎮(街道)級“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清單140件,同時注重普惠性、可操作性、時效性,努力做到當年實施、當年見效。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該區不斷推進“減證便民”,通過流程再造、數據共享、四電應用、免費速遞等措施,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精簡辦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讓數據多跑腿、干部群眾少跑腿,去年以來,全區共精簡材料千余件,平均審批時間由1.56個工作日壓縮至1.09個工作日。
兜牢民生底線,回應群眾關切。聚焦突出問題,解決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該區數據資源管理局落實“跨省通辦”業務辦理,設立“事情未辦成”反映咨詢臺,傾聽群眾所反映情況,專門解決群眾和企業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山王鎮立足解決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對涉及該鎮10個行政村,5100余畝的耕地,開展水渠清掏、灌溉站設備更新等工作,實現旱澇無憂,真正讓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滋潤”百姓心田。目前,該區共完成區級事項32件,鎮(街道)級事項已全面完成。(記者 何婷婷 通訊員 胡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