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踏著冬日和煦的陽光,記者走進鳳臺縣朱馬店鎮李廟村養殖大戶趙增的養殖場,只見他正在羊圈里忙著清掃、喂食、添水。羊圈里一只只可愛的羊兒或在吃食,或在“嬉戲”。
“如今,我通過發展養羊,收入增多了,生活更好了,日子也更踏實了,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李廟村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幫助,讓我既能在家照顧父母,又能創業致富。”遠離喧鬧,返鄉創業,在寧靜的村落里,趙增這位青年正在用努力朝著自己的夢想前行。
今年27歲的趙增是土生土長的朱馬店鎮李廟村人,初中畢業后,他和同村的年輕人一起前往上海打工。他在飯店學過廚藝,在船廠里干過維修,但由于父母身體不好,加上辛苦的付出和收入不對等,讓趙增產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2019年回到家鄉后,趙增通過上網查詢發現,發展養殖業挺不錯,于是他就萌生了發展養羊的想法。于是,他聯系了楊村鎮一個在發展養羊業的朋友,決定去朋友那兒幫忙,也可以學習養羊技術。在朋友的幫助下,趙增很快便掌握了一些養羊的實用技術。
2020年,趙增回到李廟村,用在外務工掙來的全部積蓄,開始了自己的養殖之路。選址、租地、建設、買羊……趙增充滿了干勁,他從村里流轉了8畝土地,成立了淮南市增增畜禽養殖有限公司,建起了3個羊舍,購買了六、七百只波爾山羊,精心飼養了起來。
“羊兒們生活得舒服了才會健康長肉,養殖業才能擴大。”趙增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羊圈看看羊的情況,給羊配備相應的飼料,早飯后,把羊趕到外面活動,自己再把羊圈打掃干凈。功夫不負有心人,從剛開始只養了幾百只羊,后來慢慢發展到現在的一千多只羊。趙增也成為本村的養殖大戶,每年可帶動周邊群眾到公司務工達100人次。
為了全面掌握養殖技術,趙增注重實踐和積累,他邊養邊學、邊學邊用,逐漸掌握了羊的習性、飼養特點、疾病預防等知識,慢慢地成了養羊的“土專家”。如今,趙增的養殖事業風生水起,銷路也不愁。但他并沒有滿足于現狀,依舊在不斷鉆研學習養殖技術。趙增深知,買羊不難,但養好羊并不容易,既要科學飼養,又要有實干精神。他參加了畜牧養殖技術培訓,并從網上學習養殖技術。同時,李廟村駐村工作隊的幫扶干部積極為他協調了防疫、資金、銷售和土地流轉等方面的問題。在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幫助指導下,趙增堅持標準化、設施化、規模化養殖的思路,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現在他的羊存欄達1600多只,年凈收入約50萬元。
干一行就要愛一行,趙增在養殖的道路上一直踏實前行。他說:“在農村搞養殖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只有堅持了,才能有好的前景。”談起下一步的發展,趙增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將擴大養殖規模,再建一個羊舍,使存欄達到3000多只,同時帶動更多的村民走上養殖致富路,用自己的努力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耿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