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一輛載著價值2萬元、400袋“店集貢米”的車輛駛出潘集區泥河鎮店集村,駛往田家庵區。這批“店集貢米”將作為“淮南禮物”贈送給參加淮南天平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年會的全國各地客商。在年會上,泥河鎮鎮長張偉現場推介“店集貢米”,既帶動了“店集貢米”銷售,也擴大了“店集貢米”的知名高度。
店集村背靠淮河支流——泥河,氣候適宜,土質肥沃,適宜大米種植。經安徽省權威技術部門檢測,店集村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各項指標遠低于國家標準。店集村是“店集貢米”的核心產區。“店集貢米”具有乳、香、亮、軟四大特點,于2020年12月通過農業農村部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時曾游經潘集店集,吃過店集米后無法忘卻。朱元璋登基后,特地下了一道詔書讓店集米上貢到皇宮,“店集貢米”由此得來。同時,店集村擁有黃心烏白菜、草莓等特色農產品,眼下正是黃心烏、草莓上市的時節。
“店集貢米、黃心烏、草莓等特色農產品養在深閨人未識,因知名度不夠,導致市場銷路不暢。”市人大常委會駐潘集區泥河鎮店集村工作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工作隊駐村后,積極引導村民擴大店集貢米、黃心烏、草莓等特色產業種植規模,值得一提的是,“店集貢米”通過“公司+農產品地理標志+基地”方式,已由一村推廣到全域種植。潘集區共有授權地理標志農產品加工企業7家、示范基地10個,面積10萬畝。“店集貢米”生產基地已列入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有關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生產加工的系列大米榮獲“綠色食品A級產品”“有機食品”“安徽名牌產品”“安徽省綠色食品50強”及國家“放心糧油示范企業”等榮譽。在市場化、品牌化、產業化的推動下,昔日皇家貢米,今已走上百姓餐桌。同時,工作隊積極開展消費幫扶活動,拓寬店集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率先行動,采購了店集貢米、黃心烏等特色農產品,總價值近萬元。在采購特色農產品過程中,工作隊堅持向監測戶、邊緣戶傾斜。“工作隊采購了我家40袋黃心烏,家里增收了800多元,解決了銷售難的問題。”脫貧戶李如告訴記者。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興旺。工作隊負責人告訴記者,將引導店集村民嘗試種植板栗樹,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努力為村民種好增收致富的“搖錢樹”。(記者 朱慶磊 通訊員 劉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