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有幸,一個古老成語。三生蓋指前生、今生、來生,幸是幸運。三生都很幸運,形容機遇、運氣極好。
但在這里所講的,是三生有幸的另一個版本,也可稱之為“三生有幸”田區新解。這里的“三生”,分別是生態、生產、生活,“幸”是指幸福。“三生有幸”,是一個雖然沒有具體數字,但卻可以方便理解和計算的公式:綠色生態+品質生活+創新生產=幸福美麗田家庵。
生態:與綠為伴、與水共生,奮力讓美麗幸福底色更亮
往西,還是向東?
這是家住田家庵區淮河新城3期31號樓的董麗每天出來晨練時,都會面臨的兩種選擇。
往東,董麗可以沿著小區景觀河兩岸的親水小路跑上幾圈。晨風微拂,河里的蘆花、菖蒲翩翩起舞,河邊花園也飄來陣陣芬芳,讓她心曠神怡!
“以前這是一片低洼荒野地,為了提升群眾居住的生態環境,被建成了人工景觀河,而且景觀河四周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成了大家鍛煉休閑的聚集地!”在淮河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江忠蘭看來,一條景觀河結成了與每個百姓休戚相關的生態之美。
而當董麗掉個方向朝西跑時,出了社區大門,來到的是以生態修復拓展綠色空間,打造而成的集娛樂休閑、體育健身于一體的淮河公園。公園所在地以前是魚塘、灰場、棄土場、排污溝交織,如今卻已是鮮花、綠樹、青草做衣裙。
“以前糾結沒地兒跑,現在是糾結去哪兒跑。”董麗的“小煩惱”,也是生態優化的見證。
總投資50億元的睿欣創新科技產業園于去年5月16日開工,企業負責人在參加當天召開的全省第五批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淮南分會場活動時曾說:“這里的生態環境很好,這也是我們決定把產業園落戶到當地的原因之一。”在區域競爭更多地由政策、要素驅動轉向創新、改革驅動的今天,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田家庵區增強創新優勢、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砝碼。
田家庵區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大氣環境監測網格化系統,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4%;完成“兩行”城市水系治理和市一水廠取水口上移工程,全面清理整治第一污水處理廠等16個入河排水口和小島周邊環境,完成205個居民小區雨污分流,建成微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67個;修復河湖濕地360畝,城市綠地達到6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22%,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
生產:產業賦能、項目扛鼎,奮力讓美麗幸福活力更強
步入安成經濟開發區淮南青年電子商務產業園,一期入駐園區的近40家企業員工正在緊張辦公,運營2年多來,已經成長為全區最具活力的新興產業。“我們在爭分奪秒的推進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力爭通過2到3年的時間提供就業崗位5000個,實現年交易額50億元,利稅5000萬元,將其打造成為省級青年創業基地,成為全市轉型升級的排頭兵。”安成經濟開發區黨工委負責人告訴記者。
光色交融,幾十名工人正一絲不茍地燒制彩色玻璃制品。“去年9月開始投入生產就訂單不斷。”風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東風介紹,產品主要銷往美國,相較少量的美國工廠,具有成本較低、自研新產品持續不斷更新的優勢,眼下,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
目前,安成鎮玻璃產業集群共有相關企業14家,涵蓋玻璃生產、精加工、配套設施生產等多個產業,2020年總產值達5億元,解決就業崗位2500多個。
今年以來,田家庵區始終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兩個園區發展。按照“百億制造園區”目標加快建設淮南現代產業園,著力打造智能家電及電子產品制造、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新型環保建材等一批百億級、五十億級產業集群,已落地項目2個、簽約4個,預計總投資32.6億元;按照“百億數字園區”目標加快建設安成經濟開發區,分別打造超10億元產業規模的“玻璃產業園”和“淮南牛肉湯產業園”。引進安谷生物科技、派爾新型建材等14個億元以上項目。上半年凈增規上工業企業3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其中非煤電增加值增長18.1%;工業投資增長14.7%,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6.5%。
同時,四宜湖山世家、現代化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及物流配送中心等9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注塑生產基地、天平大健康等7個億元以上項目投產運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1%,高于全市平均9.5個百分點,在全省重點項目推進工作考核中位列104個縣區第16名。
生活:有機更新、為民惠民,奮力讓美麗幸福底色更暖
在生態學中,城市被定義為一個以人為主體的生態系統。
這也意味著,城市里的一條條街巷道路、一幢幢居民住宅樓同樣會“變老”。由此,田家庵區直面老城區老舊小區、城中村、棚戶區多的現狀,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今年以來,投資近2億元的65個老舊小區、10條小街小巷改造項目全面開工。并與新力物業合資成立四宜新力城市服務公司,持續提升老舊小區物業服務質量。全市首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在銀鷺小區正式啟動。
錯落有致的圖書、原木色的書架、舒適的桌椅,數位讀者靜靜享受“悅讀”時光……這里是田家庵區組織建設的淮南市首個“城市書房”,自6月18日開放以來,無人值守、全天候開放的特殊體驗,帶給當地群眾別樣的感受。據了解。下一步,田家庵區將繼續在重點區域選點建設,努力把“城市書房”打造成為城市最具溫度的文化地標。
“以往占道的馬路市場搬進了室內,如今到這買菜就像逛超市,干凈衛生,關鍵是道路也不堵了,不影響出行。”8月16日清晨,位于九十七處的南嶺新村菜市場正式投用,九十七處小街臨時菜市場同時取締,暢通了道路,改善了環境,受到了周邊居民的稱贊。而朝陽雅園、新淮、南山村3個菜市場的升級改造也在快速推進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5年來,該區落細落實省市民生工程和區級為民實事,民生總投入46.1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5%以上。
民生,非常細微。一枝一葉,它的萌生和飄落,都會讓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春秋冷暖。無論是前行、還是回望,老百姓都能夠在自己身上、自己身邊,深深感受體會到民生保障傳遞出幸福能量。
“三生有幸”,這是田家庵區回應“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這個發展之問的題中之義。(記者 張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