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在謀項目中實現轉型發展
“我們這個項目年消耗煤系工業固廢45萬噸,丁集礦每年產出的煤矸石可以被我們吃干榨凈!”位于鳳臺縣關店鄉的安徽雄淮環保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已建成13000平方米鋼結構廠房和12000平方米物料堆放場,以及年產1.5億塊煤矸石保溫砌塊和保溫磚生產線。”據了解,該公司是“煤系固廢物綜合利用”產業和“雙百億”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更是鳳臺縣“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成果的一個生動實踐。
鳳臺縣在開展“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中,緊扣“高質量”的目標任務,理清“怎么干”的實施路徑,以思想破冰引領高質量發展突圍,全力以赴抓經濟、謀發展、上項目、增動能。大力宣傳,凝聚智能,利用融媒體“兩微一端”開設專欄,實時報道活動動態、訪談和亮點做法,目前已發表新聞稿件170余篇(幅),其中在人民網、新華網、學習強國、中安在線發表100多篇(幅);學習先進,提振精神,學習合肥、滁州先進招商理念,把準產業脈搏、善用資金杠桿、強化風險控制。
該縣注重提高思想認識,著力圍繞研學討論精準施策,圍繞如何加快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如何推進科技創新、開展“雙招雙引”等課題進行思考探討,拉升工作標桿、敢于攀高比強、勇于爭先進位,全力以赴抓發展、謀項目、促轉型,全縣共開展學習討論362場;積極謀劃,亮出實招,印發了《2021年鳳臺縣十大工程項目實施任務分解表》《鳳臺縣領導干部聯系規上企業一覽表》《2021年度全縣招商引資重點工作任務》和《關于鼓勵和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形成閉環管理,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學習借鑒連云港市贛榆區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經驗,制定《鳳臺縣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實施方案》,有效破解點狀供地難題;調研走訪,梳理問題,縣四大班子領導對全縣143家規上企業實行全覆蓋包保、全方位幫扶。通過入戶察情、進企聽訴等方式,深入排查梳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目前已開展調研走訪92次,走訪企業164家,征求梳理問題數96個,解決問題59個。
該縣注重抓好推進落實,著力圍繞高質量發展做好服務。狠抓項目建設,謀劃實施事關鳳臺未來發展的十大牽動性工程,狠抓總投資627億元的101個重點項目推進。謀劃穩投資重點項目332個,總投資628.4億元,在建招商引資項目23個,總投資119.9億元;狠抓“雙招雙引”,發揮駐滬蘇浙深招商組和10個招商團隊作用,圍繞循環經濟、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光電信息等產業,開展產業鏈招商、委托招商、資本招商、以商招商,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政策鏈有機融合,打造百億產業集群;狠抓平臺提升,聚焦打造百億園區,加快推進總投資37億元的電子智能制造產業園、鳳凰湖片區雙創園、桂集片區產業孵化器、桂集片區創新園、開發區PPP項目,有序推進9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已開工建設56萬平方米,煤系固廢循環經濟取得實質突破,關店循環經濟產業園建成投產,新集循環園10月底建成,顧橋、張北礦循環園明年初建成。推進開發區與淮南國家農業科技園、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融合發展,積極申報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投資6.8億元的州來綠港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已建成智能玻璃溫室28萬平方米,推行“1+X”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智慧農業。
持續抓好環境優化,有序推進4個老舊小區改造,6個菜市場改造建設,以城市環境“高顏值”服務發展“高質量”,充分發揮新投用的8000平方米智慧政務服務中心作用,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深入推行“7×24”不打烊“隨時辦”服務,實現政務服務“集中辦、基層辦、就近辦、無差別辦”,全面實現一網、一門、一次,打造“四最”營商環境。積極參與“江淮運河百里畫廊”建設,謀劃推進茅仙洞風景區4A級創升、城防圈堤外灘生態修復治理工程,扎實做好禁捕退捕,深化林長制、河長制改革,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