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地處淠河灣的壽縣張李鄉現代農業產業園里韭綠瓜香,各種時令蔬菜俏銷市場,勤勞的灣區人民頂著烈日,采摘豐收的果實,精心耕耘著秋天的希望。
7月15日早晨,一場短暫的雨水過后,淠河灣空氣愈發清新。馬郢村蔬菜基地里,合作社負責人姚友保和村民李國月、時昭霞等一起收割韭菜,并將收割好的韭菜裝車送往合肥。菜棚里不時傳出村民們的說笑聲,飄散蕩漾在淠河灣。
看著一筐筐綠油油的韭菜,姚友保喜悅之情溢于臉上。據了解,2018年底,張李鄉投資61萬元扶貧資金,興建馬郢村蔬菜基地,助力群眾增產增收。2019年春,在外種植蔬菜多年的姚友保承包了蔬菜基地,專門種植韭菜。幾年來,他摸到了種植韭菜的產銷經驗,合作社發展一路向好,特別是今年,合作社在克服春夏雨水較多不利因素后,園區的韭菜一茬比一茬好,今年50多畝韭菜已實現近50萬元的產值。同時,夏季村民在園區收割韭菜每人每小時付費8元,能夠增加周邊村民收入。望著成畦的韭菜,姚友保告訴記者,今年,他將繼續流轉一部分土地,擴大種植面積和品種,把合作社發展壯大。
上午10時左右,位于塘北村的王士銀家庭農場里,農場經理王永琪和家人與村民們一起將采摘的茄子、辣椒、豆角等整理裝車,送往六安市西倉農產品批發市場。
王永琪介紹稱,農場創辦于2014年,當時,通過對市場的調查,流轉土地270余畝,投資460萬元,興建大棚120畝、露天菜地150余畝,主要種植綠色蔬菜,供應合肥、淮南、六安等市縣周邊市場,滿足群眾的生活所需。發展過程中,農場與35戶貧困戶簽訂用工合同,幫助他們通過勞動實現了脫貧。
今夏,每天都有一兩車、價值近5000元的新鮮蔬菜從王士銀家庭農場運往周邊市場,產銷兩旺。為加快發展,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讓更多群眾增收,今年鄉、村投資10萬元為農場新修5米寬的砂石路500米,同時,農場投資15萬元新建房屋八間,鋪設水泥場地200平方米,新購生產機械4臺套、運輸車輛2臺。
中午時分,烈日當空。然而,在韓店村富強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內,張李鄉鄉村振興工作站負責同志與技術人員一邊查看瓜棚內的哈密瓜長勢,一邊向種植戶朱多剛傳授預防病蟲害和防潮濕知識,讓116畝哈密瓜生長出最佳效益。(記者 吳 巍 通訊員 余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