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城鄉零距離 便捷高效不打烊
淮南公共法律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
“鄰里之間本無多大矛盾,貼心服務終會換來融洽與和諧。”日前,田家庵區湖濱社區的法律顧問王娟,談到調解一起樓房漏水造成的糾紛時滿懷信心:除了蹲點“坐診”外,她還時常入戶走訪,電話“接診”,按需“出診”,服務群眾不打烊。
近年來,我市以“司法為民”為宗旨,探索、創新公共法律服務,不斷加快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和堅實的法治保障。2020年,市司法局獲得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我市通過完善法律服務網絡,不斷完善實體平臺,建成1個市級中心、8個縣(區)中心、91個鄉鎮(街道)工作站和947個村(居)工作室,基本形成覆蓋城鄉的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市法律服務機構在網絡平臺開設“店鋪”182個,“上架”法律服務產品1810個,為群眾提供“淘寶式”法律服務,讓群眾只進一道門就可辦理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公證、普法宣傳等法律服務。積極研發推行移動端法律服務,建立563個村(居)法律顧問微信群,開通“淮南司法”微博、“村里普法”APP等,將公共法律服務送到群眾的“指尖”上。
據了解,我市建立工作人員服務守則、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10余項工作制度,全市100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及13個公證、法律援助窗口所有業務及案件信息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登記、更新。按照“均等普惠”的原則,拓展知識產權保護、公共資源交易等公證服務領域;持續推進法律援助降檻擴面,做到應援盡援;強化司法鑒定和仲裁,公證機構辦理“最多跑一次”。2020年以來,我市共辦理公證業務16327件、法律援助案件4683件、司法鑒定案件1036件,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照進現實。(特約記者 柏 松)
短評
公共法律服務是百姓的“貼心人”,也是維護社會和諧的“穩定劑”。我市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百花齊放”,讓廣大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