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版次:02 2021年06月16日
淮南日報社嚴正聲明
長期以來,淮南市部分自媒體、政務新媒體未經淮南日報社授權同意,肆意、擅自、無償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錄制發表淮南日報社(含淮南日報、淮河早報、淮南網以及淮南日報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視頻號、掌上淮南新聞客戶端等平臺)記者采寫的新聞稿件,特別是部分自媒體、政務新媒體不注明稿件來源、原創作者(或者采取隱匿、模糊形式處理稿件來源、原創作者),肆意、擅自刪節、修改淮南日報社記者原創新聞稿件,嚴重違背新聞職業準則和道德,嚴重侵害淮南日報社版權,嚴重損害淮南日報社新聞記者權益。
現聲明如下:
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的文字、圖片以及短視頻等新媒體形態作品和融新聞作品,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各類自媒體和各級政務新媒體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在醒目處以醒目和規范方式注明來源、作者。違者,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報訊 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壽縣雙橋鎮以“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動力,結合本鎮實際,扎實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今夏,位于袁郢村的壽縣農緣種植專業合作社,68畝“8424”西瓜迎來豐收時節。合作社負責人程勛文一家每天和來務工的鄉親們采摘西瓜、為大棚內植物清除雜草、松土,品嘗著豐收的果實,喜悅之情溢于臉上。
2018年,在鎮村的幫助下,程勛文流轉土地100畝,以種植大棚蔬菜和水果為主,常年種植西瓜、辣椒、芹菜等,今年又種植了10畝“羊角酥”。幾年來,在做好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周邊20多名群眾通過務工每年增加收入1萬元左右,幫助10余戶村民通過種植特色農產品走上致富路。
為進一步擴大合作社規模,充分發揮大戶示范作用,在鎮村干部的鼓勵下,程勛文決定投資40萬元申請籌建冷庫,再次流轉30畝土地,擴大種植面積和新品種。
幾年來,雙橋鎮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能人大戶的多途徑推動,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脫貧戶的對接,建立起主體與脫貧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同時,積極組織特色產業培訓,提供“菜單式”培訓,引導脫貧戶發展特色產業,既解決脫貧戶種養殖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又增加脫貧戶種養經驗。
為大力支持幫助種養大戶和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中,鎮、村干部通過入戶宣傳,使脫貧戶充分了解補貼政策,讓有條件、有意愿發展特色種養業的脫貧戶積極申報,充分發揮政策鼓勵作用,激發脫貧戶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擴大產業發展。
孫廠村孫自元、孫全昌父子于2019年開始發展養豬,在小額信貸和特色種養業獎補等扶貧政策的支持下,由先前12頭豬發展至目前約600頭,擴大了規模、增加了年收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與此同時,雙橋鎮積極增加投入,加大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群眾發展生產提供方便,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記者 吳巍 通訊員 余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