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操大辦”“鋪張浪費”“高價彩禮”……相信很多人對這些字眼并不陌生。曾幾何時,孩子滿月百天、喬遷新房、新人結婚、祝壽老人,講排場、比闊氣、撐門面之風盛行,一些舊俗日益成為人們的負擔。
2019年以來,田家庵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抓手,以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時代新風為目標,積極動員各方力量,爭做移風易俗宣傳者、引領者、踐行者,堅決把人情重負貶下去,把文明新風樹起來,讓全民共享文明之花的芳香。
實踐中心育新風。婚喪嫁娶大操大辦,酒席、彩禮、家具等,這些花費不菲,給大部分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前些年,像這樣因婚返貧的家庭在田家庵區不在少數。針對這種情況,田家庵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制定了《破陳規陋習 倡移風易俗 樹文明鄉風倡議書》,抵制天價彩禮、鋪張浪費、要面子、比闊氣……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綠色祭祀、旅游結婚、集體婚禮等。七夕前夕,中心還聯合區直機關工委、區婦聯舉辦移風易俗主題“相親會”,倡導婚齡青年樹立“不要車,不要房,自己家業自己創”的新型婚戀觀。中心志愿者還定期進村入戶,向群眾講解大操大辦、高額隨禮、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帶來的危害,督促和指導各村居更好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培育文明新風。
制度約束促新風。“樹新風、除陋習、紅白事、勿鋪張”。這是田家庵區當下操辦紅白事的新風尚。在推進移風易俗過程中,田家庵區切實發揮“一約四會”的重要作用,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結合轄區實際,制定了好記管用的《村規民約》,并將勤儉節約、尊老愛幼、誠實守信、鄰里互助、移風易俗等內容融入其中,公示“上墻”,劃出“紅線”,從制度上對廣大居民進行約束。注重發揮自治組織的作用,全區119個村居均成立了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成員由村居處事公道、辦事能力強的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老專家、老勞模和村民代表擔任,常態化開展村風鄉風監督檢查,相互評議評價,引導村民改變傳統觀念,形成了系統化的自我約束機制。
示范引領揚新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帶頭崇德向善、勤儉節約、孝老愛親,做到婚事新辦、喜事小辦、喪事簡辦。”“我將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從自身做起,破舊俗、除陋習、樹新風!痹谔锛意謪^,黨員干部、退休教師等紛紛行動起來,做移風易俗的帶頭人,引領時代新風尚。為將移風易俗推深做實,田家庵區出臺黨員干部引領示范制度,抓住“關鍵少數”,強化示范引領,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之事,需執行事前申報、事后報告規定,帶頭抵制大操大辦,以黨風帶動政風民風。同時,充分發揮鄉村能人、鄉賢、老戰士的榜樣作用,引導他們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在鄉村中傳播文明向善的理念,倡導文明、傳播文明、踐行文明,推動形成良好的鄉風民風。
宣傳引導樹新風。2020年,田家庵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了“趕文明大集 破陳規陋習 樹時代新風”“9·20公民道德宣傳日”等一系列集中宣傳活動,加大對移風易俗的輿論引導。強化文明素質教育,開展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文明村鎮、田家庵好人等建設評選行動,用好家風、好校風、好作風帶動好鄉風、好民風、好社風。征集世代傳承的家訓家規,融入進全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志愿服務項目中,納入到田家庵區“舉旗幟 送理論”的宣講內容中,潛移默化地教育影響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還組織全區中小學校開展“說說我家的家訓”主題班會、手抄報及征文活動,讓廣大青少年了解家訓、敘說家訓,從小受到良好家風的熏陶。(通訊員 吳喆敏 張兵和 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