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崗湖芡實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實施禁捕退捕
“實行禁捕退捕以來,焦崗湖芡實種質資源得到保護,這里生態環境越來越美了,俺幾乎每天都要到湖邊來看一看。”今年64歲的漁民顧生全老人,自從漁民“洗腳上岸”居住后,他當起了義務巡湖員。
焦崗湖芡實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是由國家農業部2008年批準設立的,保護區內芡實、菱角、蓮藕等水生植物面積1000公頃,占全湖面積近四分之一,其中核心區面積700公頃,實驗區面積300公頃,岸線長達15公里,重點保護芡實和常規魚類。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實行暫定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昨天上午,我們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會同區農業、公安、交警、市場監管等管理部門開展禁捕聯合執法行動,在沿湖1000畝水域上徹底清理非法捕撈工具。”7月7日,焦崗湖漁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梁學強一邊忙著對禁捕區收繳的漁網、地箔、地籠子等網具進行銷毀,一邊抽空和記者攀談起來。他告訴記者,焦崗湖禁捕退捕各項工作正積極推進,此次退補范圍有146艘船只292人,目前146艘船只全面實行集中停靠看管,每船按4.2萬元進行補償,現在已依法招標,7月15日前可拆解完畢。
記者在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了解到,焦崗湖自2011年實施退網還湖工程,特別是2017年實施漁民上岸工程以來,總共退網3.5萬畝,1989名漁民全部“洗腳上岸”,有效保護了焦崗湖芡實水產種質資源。近年來,毛集實驗區工委管委實行“先禁后補”的方針,對所有漁船統一收回了使用權,實行“口糧田”補助制,即漁民每人5畝,每年每畝補助120元。今年1月1日起,在保護區全面實施了禁捕,先后向社會發布了禁捕公告、印發了《致漁民朋友的一封信》、發放宣傳單1000余份、樹立了公告標牌和宣傳牌,同時加強了保護區禁捕執法巡查,確保禁捕工作全面落實。
如今,站在焦崗湖畔,極目遠眺,整個湖面上碧水如鏡,芡實、菱角等水生植物繁茂,嫣然一幅天然水墨畫。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十年禁漁’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關鍵之舉,我們將重點抓好退捕漁民的轉產安置和生計保障,支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電商平臺帶動幫助退捕漁民發展水產品加工、休閑旅游等產業,加快上岸漁民勤勞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毛集實驗區農業發展局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該區將嚴格落實中央“四無四清”部署和省委“六無四清”要求,與相關部門形成合力,強化組織領導,做到“查、治、建”一體化推進,確保底數摸清到位、漁船漁具退出到位、漁民安置到位、漁民生計保障到位、禁捕管理到位、漁業生產轉型到位、資金保障到位,按期高質量完成焦崗湖禁捕退捕目標任務。(通訊員 徐瑞成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