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厚植發展空間,激發市場活力,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新紅利 發展新動力
宏觀政策強化逆周期調節,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讓企業輕裝上陣……
去年以來,我市積極應對轉型發展任務艱巨、財政收支平衡矛盾突出等困難挑戰,以減稅降費直擊當前市場主體的痛點和難點,讓減輕企業負擔、推動經濟發展成為我市激發市場活力的主旋律。
多重利好并進,減負帶來新活力
記者日前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市財政局召開的減稅降費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以來,我市全面落實相關政策,減掉的負擔轉化成為盤活企業發展的財源“活水”,成為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針對增值稅稅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6%降為13%,交通運輸業和建筑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0%降為9%。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
針對企業來說: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引入超額累進計算方法實現所得額減計優惠,企業所得稅稅率減按20%征收。
針對契稅而言:我省契稅適用稅率由4%統一下調至3%。
“六稅兩費”方面:我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的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按50%征收。
社保費方面: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19%降至16%,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總費率至1%,工傷保險費率以現行基準費率為基礎下調50%。
普降政策“及時雨”,發展增添新動力
2019年全年累計新增減稅22.2億元,累計新增社保費降費7.49億元。減稅降費,最直接、最有效、最公平的惠企措施,對我市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放水養魚,搞活經濟,得益于落實措施有力。一年多來,我市強化組織保障、著力完善工作機制,強化政策解讀、著力確保宣傳效果,強化督查調研、著力保障落地見效,強化預算管理、著力支持政策落實。
從政策實施來看,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減稅超12億元,是減稅規模最大的政策;4.6萬戶小微企業分享普惠性減稅,是覆蓋納稅人范圍最廣泛的政策;30萬工薪階層享受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標準調高與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是最直接、惠及群體最多的政策。
從行業類別來看,我市“三大行業”受益明顯:服務業成為本輪減稅降費受益企業最多的行業,4.3萬戶服務業企業直接受益;制造業企業降稅幅度最大,客觀反映了國家減稅降費的政策指向;作為我市支柱產業的采礦業,減稅規模也超6億元。
致力輕裝前行,市場信心強定力
2020年,我市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財政部門會同稅務等部門堅決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助力各類市場主體渡過難關。
從加大資金籌集、提升財政統籌能力,到強化支出管理、兜牢財政“三保”底線,市財政多渠道盤活行政事業單位各類資金和資產,組織做好非稅收入收繳工作,加大政府性基金收入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力度。把“三保”支出放在財政支出優先位置,確保國家制定的工資、民生等政策落實到位,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按不低于10%的要求大力壓減會議費、差旅費、勞務費等一般性支出。
財政部門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地方債券發行的政策機遇,積極謀劃我市專項債券項目,為加快我市擴大有效投資,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提供動力。截至目前,我市非標專項債券項目入庫39個,項目總投資302.8億元,申請非標專項債券總金額138.1億元。到本月底我市非標專項債券將到位資金32.1億元,為去年全年的419.6%。
厚植企業發展空間,助推我市經濟加速發展!一系列著眼長遠的政策措施,一項項精準穩妥的落地舉措,不斷讓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讓企業和群眾有了切切實實的獲得感。(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