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區人大常委會建章立制深化“雙聯”工作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潘集區古溝回族鄉養牛女能手劉琴家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潘集區人大機關的同志。劉琴介紹了今年全國“兩會”情況以及貫徹大會精神的想法——進一步擴大養牛規模,帶動更多鄉親致富。區人大常委會的同志對劉琴的想法表示認同,并主動為她出謀劃策,建議她探索“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發展模式,更好做到“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中,加強了區人大常委會與代表的聯系。
今年是全市“代表工作提升年”。潘集區人大常委會堅持改革創新,探索建立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聯系鄉鎮街道人大工作制度、赴基層值班帶班制度,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主動走基層、訪代表、問民情,進一步加強了常委會與代表、群眾之間的聯系,推動“雙聯”工作與人大工作雙提升。
創新工作機制,讓常委會班子成員“走下去”
“按照市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有關‘雙聯’制度要求,嚴格落實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代表聯系群眾各項工作制度,做到閉會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不少于3次,走訪代表不少于1次。”這是全市“代表工作提升年”活動對“雙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將要求落到實處?
潘集區人大常委會從建章立制入手,今年年初建立了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聯系鄉鎮街道人大工作制度、赴基層值班帶班制度,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系2至3個鄉鎮街道,每月赴所聯系的鄉鎮(街道)基層活動室值班不少于1次,主要任務是組織開展有關政治業務學習,及時傳達上級有關會議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指導幫助基層搞好活動室、工作站建設;加強業務指導,并帶領開展相關實踐活動;指導幫助建立完善相關工作制度、臺賬;開展省市區人大安排部署工作的督查;幫助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做好值班期間相關工作臺賬或記錄。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以“面對面”聯系為主,定點開展訪代表、走基層、問民情活動,做到走下去與請上來相結合,打通了常委會聯系代表、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發揮主體作用,讓代表真正“動”起來
人大代表是一座橋,一頭連著黨和國家政府,一頭連著萬千群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就要充分發揮代表的主體作用,真正讓代表“動”起來。
各鄉鎮街道人大實行人大主席定點聯系代表工作制度,制定指導工作機構展板,將區人大領導班子成員聯系鄉鎮街道人大工作的內容及聯系方式進行公示,進一步暢通代表社情民意反映和表達渠道。區人大常委會班子成員利用值班帶班契機,與代表們坐在一起,學習交流身邊涌現出的一批先進典型代表和代表們履職的成功經驗及做法,進一步提高代表履職能力,激發代表履行代表職務和投身雙聯工作的熱情。“區人大領導班子成員和基層人大代表、群眾坐在一起,交流思想,談談工作,感覺很親切,讓我們人大代表進一步明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要真正把‘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化為行動”。潘集區人大代表許克素說。
聚焦民生實事,“雙聯”工作更接地氣求實效
“我們探索建立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聯系鄉鎮街道人大工作制度、赴基層值班帶班制度,就是要讓班子成員主動沉下去,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進一步提升依法履職、為民履職的能力。”區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同志說。
為解決基層代表學習不深、代表小組活動開展不規范等問題,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結合值班帶班活動,組織代表集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并結合學習感悟,圍繞如何履行好代表職責座談交流,相互學習借鑒,促進共同提高。常委會班子成員注重發揮“傳幫帶”作用,以代表小組成員身份指導代表小組制定活動計劃,推動代表小組活動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值班期間,區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多次召開代表、群眾座談會,聽取代表和群眾對人大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雙聯”工作。同時,班子成員主動接待群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疏導情緒、化解矛盾,及時有效解決群眾關心的急事難事。如祁集鎮許崗村群眾通過區人大代表許克素反映許崗后片鐵路下穿路面損壞嚴重,影響夏收夏種問題。在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推動下,祁集鎮政府安排8萬元資金,對路面進行重新硬化,解決了群眾的出行難問題,惠及當地群眾2000余人。“區人大常委會班子成員主動走基層、訪民情、解民憂,做到聯系代表、群眾零距離,讓‘雙聯’工作更接地氣,效果實實在在看得見。”許克素感言。(通訊員 張 鋒 姜 帥 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