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根本在黨,關鍵在人。市委組織部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安排,緊密圍繞黨管人才原則不放松,切實依靠專家人才作用不動搖,引導行業部門,充分履職盡責,凝聚人才合力,切實發揮好人才抗“疫”實效。
醫護人才有仁心
疫情發生以來,我市醫療戰線各類人才響應中央號召,堅決按照省市黨委、政府部署指揮,援鄂抗疫,迎難而上,勇赴抗擊疫情最前線。我市分5批派出43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特別是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承擔我市唯一定點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在自身防控救治任務十分艱巨的情況下,仍然抽調骨干醫護支援湖北,與全國人民并肩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法治人才守公心
市司法局、市律師協會成立淮南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法律顧問團,由15名法律專門人才組成,積極保障全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等決策合法性審查和法律服務工作,依法化解與疫情防控工作有關的社會矛盾。市中級人民法院立足審判職能定位,研究出臺《關于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服務保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實施意見》,統籌四個方面推出24項具體措施,依法妥善處理涉及疫情的相關案件。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嚴懲妨害預防、控制疫情的各類刑事犯罪,抽調業務骨干,加強法律監督和公益訴訟,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心理專家安民心
市人才辦在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專業力量的基礎上,另外選拔招募了106名心理咨詢志愿者,分區域、分條塊建立心理咨詢志愿者服務團隊,有效覆蓋8個縣區、2個園區及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5個市直職能部門。公開心理咨詢400熱線電話、QQ和微信群號,對撥打熱線和進群的社區居民、村組群眾、一線防疫工作者等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目前已累計疏導咨詢3000余人次。
社工人才暖人心
市民政局積極引導社工服務機構、志愿服務組織等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組成一條特殊的防疫戰線。截至目前,共有12個社工機構189名社工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招募910名志愿者,服務人次達7300人。社會工作者們適時進行疫情知識和居家防范宣傳,發布實用防護指南,引導居民關注官方權威發布信息,不信謠,不傳謠。給家長推薦兒童防疫知識繪本和宅家攻略,引導家長正確、科學、有趣地給孩子講解新冠病毒及防護知識。幫助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采購藥品、生活用品。
現代金融顯精心
根據全省統一部署,中國銀行淮南分行開展“皖江英才抗疫貸”申請工作,提供最高貸款額度3000萬元、最長10年期的金融服務,通過金融人才精細化服務全面助力市場主體復工復產。市人才辦、淮南中行優先支持全力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產品、藥物(含抗體、疫苗)研發生產的企業和科研機構以及在淮高層次人才參與重點企業和科研機構。目前,首批440萬元貸款已獲批準并發放給企業,另有200萬元申請正在審批中。
科技助力有決心
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全力為下游醫療防護企業提供優質原材料聚乙烯、聚丙烯,保障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生產供應有序。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抽調專業技術骨干,及時完成疫情防控專用藥品、醫療器械等監督抽驗和應急檢驗,為保障疫情防控時期藥械質量安全提供檢驗技術支撐。市人才辦聯合市農業農村局攝制農業技術宣講片3部,在淮南先鋒網、淮南先鋒微信公眾號同步首發,向基層一線進行農業技術在線宣講。
文藝百花振信心
我市藝術家們緊密結合疫情防控進展,創作了一批鼓舞士氣、凝集力量、提振信心的文藝作品,傳遞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踐行文化藝術服務人民、謳歌時代的光榮使命。據市文聯統計,截至3月23日,全市共創作文學、書法、美術、曲藝、攝影、音樂等各類文藝作品3371件。歌曲《不見》《紅色波浪》《隔空的擁抱》入選中國音協全國優秀“戰疫”公益歌曲展播系列,版畫《地球風景線》、數碼版畫《醫者無畏》發表在中國美協公眾號,《萬眾一心戰疫情》《中國必勝》等漫畫作品在中國新聞漫畫網等媒體發表。(通訊員 淮人才 記者 李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