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里工作好幾年了,每個月最少都有1000多元工資,對于我們務農的家庭來說是一筆很不錯的收入了!苯眨邙P臺縣錢廟鄉陳圩村美陽服裝有限公司,貧困戶馮青青跟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談起自己的工作所得,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馮青青不是本地人,嫁到鳳臺縣錢廟鄉陳圩村后,就和家人本分務農,但是一家五口人靠種地為生,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幾年前,馮青青來到美陽服裝有限公司工作,“這里是計件拿工資,多勞多得,到時間就可以下班,不耽誤我帶孩子,每個月都能按時拿到1000多元,我挺滿意的。”
美陽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齊茂林向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介紹道,公司主要做的是童裝加工,30多個工人都是本村的留守婦女,還有不少是貧困戶,“我們這里是計件工資,干的多拿的多,最多的一個月能拿到4000多元錢!饼R茂林說,“我們一直準時發工資,對于需要照顧家庭的員工要求也很寬松。所以不少工人干的都很穩定,最長已經有10年工齡了。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給更多的貧困家庭提供工作機會!
68歲的朱玉秀老人負責摘線頭的工作,因為老伴年紀大,身體不好,兒子也去世了,她每天帶著兩個孫子,日子過得很清苦,于是村里就將她介紹到這里來工作!八麄兒苷疹櫸,給我的工作不累,能接送孩子,每個月還有一兩千塊錢的收入,過年了還會有紅包!敝煊裥憷先烁吲d地說。
“這樣的服裝廠村里有三個,至少為全村的留守婦女和貧困戶提供了70個工作崗位!标愛状宓谝粫涥惥懊鞲嬖V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這就等于幫助70個家庭減輕了負擔。”
陳景明介紹道,陳圩村是以農業種植、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的傳統農業種植村,是鳳臺縣38個貧困村之一。村里自從開展扶貧工作以來,招商引資了7家企業。“這個美陽服裝有限公司就是我們通過村支兩委積極招商回來的,我們給它注冊了名字,又選址搬到新廠房,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引導,現在發展成為擁有近40個工人的規模。”陳景明說,“這個廠最大的優勢就是勞動密集型,用工方面優先使用我們的貧困戶,通過服裝廠解決了很大一部分貧困戶的家庭生活問題!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在陳圩村里看到,招商引資的企業還有光伏發電站、稻草繩加工廠、水產養殖場以及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等,目前全村已經建立700畝稻谷小龍蝦養殖基地。一系列項目先后落地,并且發展良好,使得全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扶貧都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陳景明表示:“我們將全村31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逐一進行對接,通過企業的幫扶,激發貧困戶的內在動力,如今31戶全部脫貧!苯刂2019年底,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7.5萬元,實現了由2014年以前的零收入,發展到現在的逐年增收,村民人均收入已達到了11680元。 (記者 付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