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從警,認認真真干事”。這是壽縣公安局保義派出所教導員、二級警督段奎一直秉承的宗旨。也正因為如此,段奎在長期的基層工作中養成了勤學善思、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高尚品質。幾年來,先后獲得“先進個人”、“辦案能手”、“嚴格公正執法之星”、“追逃先進個人”、“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個人”、“清網行動先進個人”、“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及“個人三等功”、“集體三等功”等榮譽。
段奎是部隊軍轉干,2006年從南京軍區舟橋某部隊轉業,并于2007年1月份參加公安工作。為適應自己身份和角色的轉變,段奎十分注重基層民警基本素質的鍛煉和提高,通過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做人民滿意的公安”是他的座右銘。
段奎在工作中,視群眾為父母,待百姓為親人,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滿腔熱情地處理好每一件事。2009年11月26日晚21時許,他在常規“冬防”巡邏至二十鋪村時,看到一位孤身一人坐在路旁的老奶奶。經詢問才發現老人找不到家了,但老人語無倫次、吐字不清,這為尋找其親屬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當時已是夜里22時左右,老人又冷又餓,身體已近虛脫,段奎趕忙將老人接到派出所,在為她提供食宿之后,連夜按老人提供的信息上網模糊查詢搜索,好在老人已經辦理了二代身份證,憑借頭像終于在網上找到了其住址,此時已是凌晨。幾經周轉,他終于聯系到老人心急如焚的子女,豐莊鎮劉帝村陳圩村民組村民陳西聯兄弟三人到派出所里接走老人,老人與前來接其回家的子女臨走時緊握段奎的手感激不已。
基層派出所時常面臨復雜的工作狀況。面對困難,段奎從不縮手縮腳、委頓不前,面對困難,而是殲營拔寨,永不言棄。2013年4月9日下午,雙橋鎮梨樹村集上村民張某、鄧某與同村村民戚某二人因在生產隊公用地點造房子房地基一事發生糾紛,繼而發生廝打,人員受傷,但由于雙方關系特殊,且案件起因涉及生產隊公用地點,村民及生產隊由于私人原因不愿意配合公安機關的調查,這給取證及案件辦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段奎帶領辦案人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多方做工作,最后發現有一人了解案件的前因后果,但此人在農忙結束后到上海打工去了,了解這一情況后,段奎又帶領辦案人員立即趕赴上海核實情況,還原案件前因后果,基本鎖定了案件的事實,最后案件得以解決,雙方也心服口服,均表示服從處理結果。
段奎所在派出所轄區常住人多,警力十分有限,加班加點就在所難免。曾經為了一個案件,段奎前前后后忙碌了將近三個月,這期間,他一心為工作而奔忙,六歲的兒子在學校摔折了右臂,住院二十來天,他也未能前去看護照顧,妻子責備他只要工作不要家,但看到又黑又瘦卻又因為案件告破而滿臉欣喜的他,也只有暫時放緩自己手頭工作,全力支持。因為工作繁忙,段奎很少陪父母過節。年逾古稀的父母常常埋怨他:“都過年過節了,我們還能再過幾個年頭,你就不能陪我們過一個安穩年嗎?”為人子的他慚愧之余,只有請求父母原諒。段奎說:“雖然我不是一個稱職的兒子、丈夫和父親,但有更需要我的地方,我就應該站在那里。只要轄區社會安定和諧,百姓過個安安穩穩的好年好節,再苦再累也值得!”
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一名基層公安民警神圣的職責。在保義派出所的平凡崗位上,段奎付出了不懈努力和耕耘的汗水,為壽縣的安定與和諧貢獻自己的“光”和“熱”。(記者 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