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質量基礎,融匯創新力量,贏得誠信口碑。作為我市第一家非煤產業上市企業,山河藥輔傾力打造——淮南轉型的“時代驕子”
在淮河之濱的國家級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有一家國內專業從事新型藥用輔料生產、研發和銷售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安徽山河藥用輔料股份有限公司。從一個名不見經傳、年銷售收入不足百萬元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國內藥用輔料行業的領軍企業,山河藥輔憑借自主創新,迸發出令業界矚目的“山河”速度,成為淮南第一家非煤產業上市公司,產品銷往全國并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為淮南轉型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質量為本,企業發展的“基本面”
2001年4月,安徽山河藥用輔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開始了在藥用輔料行業的創業之旅,逐漸成長為國內專業從事新型藥用輔料生產、研發和銷售為一體的一家股份制企業。
作為一家專業的藥用輔料生產經營企業,山河藥輔始終堅持“誠信、嚴謹、熱情、創新”的企業宗旨,將“質量至上”的理念作為核心企業文化滲透到山河藥輔每個崗位、每個環節。
2015年,山河藥輔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淮南第一家非煤產業上市企業。
2018年5月,山河藥輔通過QMS質量管理體系、EMS環境管理體系及OHSMS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QES三標認證,質量建設不斷奮進。
如今,企業擁有員工600多人,產品為四大類20多個品種50多個規格;擁有“山河藥輔”、“立崩”、“易彩”等12個商標,其中“山河藥輔”、“立崩”和“易彩”商標為安徽省著名商標,榮獲省“卓越績效獎”和市長質量獎,營銷網絡遍布全國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歐美和東南亞市場。
從2001年銷售100多萬元的小企業,到2018年銷售收入3.7億元、凈利潤6014萬元、稅收2989萬元的規模,山河藥輔總資產達到6.16億元,年生產藥用輔料17000噸。
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的“源動力”
“創業是我們的生命,創新是我們的靈魂!”從創立之初,企業將創新創業作為前進的精神動力,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創新研發,并鼓勵員工開拓進取、勇于創新。
2002年,山河藥輔被安徽省科技廳認定為“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并獲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資助。
山河藥輔設立了省級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科研工作站,是國際藥用輔料協會中國會員和中國藥用輔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會員單位,參與研發技術人員83人,其中在站博士后1人,碩士5人,本科52人,專業技術人員的占比在37%以上。
企業與安徽理工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緊密聯系,攜手建設了藥學教學實習基地,并牽頭組建了安徽省藥用輔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藥用輔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目前,企業獲得13個國家發明專利,3個省級新產品,7個科技進步獎,3個安徽省著名商標,擁有省院士工作站、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藥用輔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6個省級研發平臺,7個國家級省級項目。
誠信為本,民營企業的“定盤星”
2005年,山河藥輔被安徽省科技廳授予“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同年3月,企業還被我市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業”,這個榮譽,讓企業尤其看重!
“誠信、嚴謹、熱情……”山河藥輔始終將誠信作為企業發展的立足之本,朝著“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藥用輔料制造商”執著前行。
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安徽省企業最佳企業責任報告、安徽省勞動保障誠信示范單位……一個個獎牌背后,是民營企業對誠信的執著追求。作為國家星火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創新型企業,山河藥輔先后獲得安徽省100戶“專、精、特、新”企業、安徽省優秀民營百強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在快速發展中,山河藥輔經歷了多次擴建,目前在經開區擁有兩個生產廠區,總占地面積95000多平方米,成為國內微晶纖維素和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的大型生產基地,是亞洲羧甲淀粉鈉和硬脂酸鎂的大型生產基地。
2013年,企業年產1.1萬噸新型藥用輔料新廠區投入生產運營,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新型藥用輔料生產基地,微晶纖維素等產品在國內銷量遙遙領先。
2016年至2019年的科技開發項目中,研發工藝技術已成功轉化成為“潤滑類藥用輔料硬脂酸鎂”、“纖維素系列產品微晶纖維素”、“聚維酮K30降殘留技術”等17項科技成果,形成了新工藝13項,新產品4項,新增銷售收入5000余萬元。(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