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通全面推進工業強區、開放興區、生態立區和城鄉一體化,著力使生活在大通的群眾、創業在大通的企業,共享發展成果、共建美好生活
走進九月的大通,湛藍天空,果實累累,呈現出一幅清新的秋日畫卷:穿梭大街小巷,道路兩旁綠樹成蔭;行走工業園區,生產如火如荼;鄉村田野,綠色產業遍布……
回望新中國成立之初,大通偏居城市東部一隅。七十載春華秋實,七十載披荊斬棘。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大通前進的足跡深刻而清晰。近年來,大通全面推進工業強區、開放興區、生態立區和城鄉一體化,加快建設特色工業基地、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商貿物流基地和宜居宜游基地,著力打造產城一體、青山綠水的東部新城區。生活在大通區的群眾、創業在大通區的企業,正共享發展成果、共赴美好未來!
推窗見綠 出門游園
“我每天早上吃完早飯,就來公園健身,這兒空氣好,花草樹木茂盛,空氣清新,是個鍛煉的好地方。”今年82歲的沙德全老人是土生土長的大通人,他口中的好地方,便是位于舜耕山腳下的大通濕地公園。這里曾經是荒蕪廢棄的采煤沉陷區,經過一系列提升改造工程,公園以其優美的環境和秀美的景色,成為周邊市民健身打卡的網紅地兒。
在沙德全老人的印象中,自從上世紀70年代,位于此處的大通長青煤礦報廢以后,這里就是大面積的采煤沉陷及熔巖沉陷區,成為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傾倒場,“真的是臟亂差,沒人會來這里。”為了改變沉陷區惡劣的生態環境,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以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為抓手,強化綜合治理措施,工程治理和合理開發雙管齊下,生態修復與經濟轉型有機結合,使曾經“黑色”的采煤沉陷區蝶變成為賞心悅目的濕地公園,成為淮南資源枯竭礦區生態環境修復的“一張名片”、城市中央生態公園的樣板,在全國煤礦系統都具有示范意義。
初秋時分,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漫步在大通濕地公園,如同行走在連綿不斷的畫卷中。公園中湖光旖旎,水鳥在暢游;岸邊多種植物復層搭配、相互映襯,滿眼秋色。園中步步皆景,景景不同。棧道上,散步的市民不時停下腳步,欣賞身邊美景。在公園的涼亭下,市民郭傳軍吹奏著薩克斯,兩位朋友則在伴奏下,高歌《我和我的祖國》。“我們經常來這兒,這里綠化很好,花草樹木又多,周末休息的時候帶孩子來曬曬太陽,運動一下,挺好的。”郭傳軍說,這里交通方便,是休閑的好去處。
除了濕地公園,大通區的居民也感受到小區環境的變化。住在居仁村的姚大爺說,原來自己住的地方,到了晚上想找個地方散散步、鍛煉一下身體,真的是沒有。現在住的都是花園式小區,出門散步的地方有,青枝綠葉有,草坪花園也有,散步累了還有休息的涼亭、椅子,“現在的環境真的比以前好太多嘍!馬路兩邊都是綠樹成蔭,不管是在家還是出門,都能享受到好環境。”
近年來,隨著環境改善,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定居在大通,日常生活中能隨時親近山水,家門口便能享生態之美,居鬧市也能享花香之怡,良好的生態環境讓大通越來越宜居。
企業暖心 就業舒心
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4時30分,洛河鎮村民方乃梅都要到學校去接孫子。不過,她不是把孫子接回家,而是帶到工作的淮南市步瑞吉制衣有限公司的職工子弟“四點半”學校。學校就在公司里,地點就在她上班的車間樓下,那里有專業的老師輔導孩子功課,方乃梅可以繼續上班,等到6時下班,她就和孫子一起回家。這樣的工作“福利”讓方乃梅十分滿意,她在這家公司已經工作了十多年。
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了解到,淮南市步瑞吉制衣有限公司是我市較大的服裝生產企業,現有的500名員工中95%以上都是婦女。很多職工子女正處于中小學學習階段,也是少年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但由于忙于企業生產無暇給予照顧。孩子們每天下午4-5時放學后沒有家長接送,只能自己步行到企業廠內等候家長下班后一起回家,既不安全也影響孩子學習。對此,企業和洛河鎮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中。為切實解決企業職工的后顧之憂,創造更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茁壯成長的良好條件,該公司董事長夏鳳茹克服場地和資金等諸多困難,創辦了淮南市步瑞吉制衣有限公司職工子弟“四點半”學校,并聘請了2名教師,免費向職工子女提供課后輔導。放學后,學生在這里寫作業、做功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學習成績普遍提高,受到了職工家長和學校的一致歡迎和贊譽。
企業溫馨的做法留住了人心,像方乃梅這樣的職工每天下午都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去接孩子、孫子,“工作的同時還不耽誤帶孩子,而且企業里的老師還輔導作業,哪里去找這么好的企業哦!”方乃梅由衷地稱贊企業。留住了人心,企業的發展也蒸蒸日上。步瑞吉主要產品有夾克、休閑服、童裝、工裝等系列服飾,產品遠銷到歐美、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年均產量120萬件套,產值7000萬元,今年有望突破1個億。
從步瑞吉公司走出來,正趕上一輛上海來的集裝箱車前來拉貨,這批2萬件的貨物將通過上海港,通過海運運到阿爾及利亞。董事長夏鳳茹介紹說,去年淮南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成功舉辦了首屆“一帶一路”境外商品展,公司成功收獲了來自阿爾及利亞的訂單,“這已經是今年第3次發貨,這說明我們淮南人用勤勞和智慧做出的高質量的產品得到了世界上更多國家的認可。”
美好生活 法治保障
今日的大通,經濟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穩步推進、人民安居樂業,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有力的法治保障。
民營經濟是振興大通的主力軍。該區大力實施“民營富區”戰略,推動民營經濟做大做強。今年8月,大通區檢察院開展“檢察護航民企發展”主題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企業家代表走進檢察機關,聽取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檢察護航民企發展開放日活動很有意義,有助于提高我們企業家的法律意識,也有利于將民營企業面臨的普遍性問題及時反映上來。”據了解,在開放日座談會上,與會民營企業家代表紛紛為這項活動點贊。
大通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檢察機關通過充分、全面履行各項檢察職能,及時有效地為民營企業提供法律支持和司法服務,為企業解決在創新發展中存在的法律障礙和實際困難。同時充分發揮司法辦案職能作用,嚴厲打擊侵犯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強化法律監督,著力加強對涉及民營企業民事行政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維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這無疑是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2018年,全區新增限上商貿企業4家、民營企業316家、個體工商戶1039家;富華服飾成功入選國家級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示范企業,賽力威機電、步瑞吉制衣2家企業入選省級“專精特新”企業。今年上半年,大通區檢察院還主動走訪10余家轄區內的民營企業,通過實地調研座談等方式,及時了解民營企業家和民營企業司法需求,全力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更加安全、公平、誠信的法治環境。
每年,大通區檢察院的檢察官都會前往轄區內的中小學,向學生們講述如何防止和應對校園暴力;前往社區、鄉村開展掃黑除惡集中宣傳普法活動;深入開展“美麗鄉村檢察行”活動,服務鄉村振興……民主法治進程不斷加快,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如今的大通區時刻展現著新的活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大通區正揚鞭奮蹄,書寫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
圖一:秋日漫步大通濕地公園,頗為愜意。
圖二:在步瑞吉制衣公司“四點半”學校,孩子們一起做游戲。
圖三:群眾高歌幸福生活。(記者 廖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