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行車堵、停車難、秩序亂”等城市交通頑疾,交警部門精準發力,見違必糾、見亂必治
當前,我市正在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工作,針對“行車堵、停車難、秩序亂”等城市交通頑疾,交警部門周密部署、重拳出擊,持續開展交通秩序專項整治,成果不斷。8月14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悉,本月以來,交警部門已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16次,現場查處交通違法行為2000余起,拖移違停機動車近4000臺,扣留至停車場待處理農用車輛近300臺,曝光各類交通違法259起,開展交通安全宣傳196場次。
精細布局治焦點
交通秩序整治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面廣、量大。作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主力軍,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班子成員堅持每周深入實地調研交通管理工作,及時掌握路面情況,并由支隊領導帶頭,大隊長、中隊長帶領民警以重要路口路段、繁華街道、廣場車站等區域為重點,緊緊圍繞行人、非機動車亂穿、亂闖等交通違法行為,開展見違必糾、見亂必治行動。
此外,各交警大隊通過對本轄區道路實行網格化管理,路口執勤交警、交通志愿者采用喊話、吹哨等方式制止行人闖紅燈、越線等待、不走斑馬線,非機動車不行其道、逆行、越線停車、闖紅燈等違法行為。與此同時,各大隊還加強了現場查處行人、非機動車違法行為力度,定期安排違法行為人參加學習,觀看事故錄像、現場抄寫交通法規、體驗執勤,并在電視報紙、微博微信、戶外LED屏等媒介上曝光各類不文明交通行為,以形成“文明交通、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精確打擊治熱點
治理高污染車輛,打贏藍天保衛戰,是交警部門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根據城區高污染車輛違法行為特點,淮南交警及時梳理高污染車輛行駛軌跡、時間規律,圍繞淮河大道、洞山路等重點路段,農貿市場、建材市場、建筑工地等重點區域,持續開展了查處農用車、拖拉機、柴油三輪車等高污染車輛闖禁區違法行為;對農用車涉牌涉證、超載、未購置交強險,拖拉機無牌無證、違法載人等違法行為,交警一律先行扣留,從重執行處罰。
為打好時間差,交警部門還每周組織兩次全員參與的集中統一行動,并組建錯時執法小分隊,加強對清晨、午間、夜間警力薄弱時段的路面管控力度。各大隊還組織民警著便裝、乘便車開展“反偵查”,將闖禁區的農用車輛情況及行駛路線第一時間告知巡邏警力,在前方設點攔截、查控,進一步提高了整治震懾力。
精準發力治難點
長期以來,機動車違停現象難以得到有效遏制,嚴重阻礙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沉疴需用猛藥。為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我市各交警大隊均組建了流動巡邏小組,在轄區責任路段開展不間斷巡邏,并且每周至少開展一次查處違停車輛集中整治行動。交警與轄區城管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對問題多、情況雜、糾違難的路段形成嚴管重罰的高壓態勢。駕駛人不在現場或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違停車輛,一律使用拖車拖移。
據悉,整治行動中,我市交警采用監控視頻抓拍和電子警察攝像的方式對違停車輛進行攝錄,充分運用視頻監控系統采集違法證據,民警發現一起抓拍一起,一律實施上限處罰,切實提高“違停成本”。交警部門還積極與新聞媒體聯系,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宣傳載體和渠道,有計劃地開展整治行動宣傳工作,形成強大輿論聲勢,在全社會營造了文明出行良好氛圍。(記者 蘇國義 通訊員 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