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與中華同夢 與祖國同行 > 難忘游擊崢嶸歲月 感念鄉民魚水之情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難忘游擊崢嶸歲月 感念鄉民魚水之情
【字體: 】 發布時間:2019/8/8 7:09:2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訪淮南市委行政處原副處長吳健三

70年風云際會,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令世人矚目。70載砥礪前行,億萬中華兒女用矢志不渝的奮斗證明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共和國最堅實的根基。在建國70周年來臨之際,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采訪了市委行政處原副處長吳健三,現年93歲的吳老提起那段崢嶸的游擊歲月至今印象深刻,尤其感念鄉民們對游擊戰爭的支持與奉獻。他說,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不僅是無數革命者用鮮血鑄就的,也是依靠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奉獻而來的。

1926年,吳健三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時因家貧一直在家割草、放牛,后來在村里開辦的私塾讀了半年書。

1937年7月7月,日軍制造了“盧溝橋事變”,向中國發動了全面侵略戰爭。同年12月至次年12月,日軍先后占領了皖東地區的全部縣城。為了組織和領導群眾抗擊日軍侵略,1938年8月,中共中央長江局決定成立中共皖東工委。9月,新四軍某團越過淮南鐵路,進入全椒等地開展抗日斗爭。1939年11月底,中共中央中原局書記劉少奇和中原局機關到達皖東定遠縣藕塘地區,與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會合,傳達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制定了建立抗日根據地的方針和反掃蕩、反摩擦的斗爭策略。

在中原局和劉少奇的領導下,皖東工作有了新的起色,皖東地區黨組織結合統戰工作、民運工作和抗日武裝斗爭,先后發展黨員1000余名。1940年春,取得了定遠、半塔自衛戰的勝利。1941年皖南事變后,中共盱(眙)鳳(陽)嘉(山)縣委成立,這一時期皖東黨政軍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受到了華中局的表揚。“我就是這一年7月在鳳陽老家參加的革命,當時我只有15歲,看著那些拿槍打日軍的游擊隊員非常羨慕,就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游擊隊。”吳健三說,當時他所在的游擊隊只有二三十個人,手里拿的都是從日軍和偽軍那里繳獲而來的步槍,兵力和武器與敵軍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而且當時縣城都被日軍占領,游擊隊只能在周邊農村活動、發展,所以他們秉承著游擊戰的“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采取‘避其主力,迂回擊破’的作戰方法,每天輾轉在不同村落間,牽制著定鳳嘉地區的日本兵力,讓其無法向外擴展。

“游擊戰靠的就是鄉村百姓,那時我們隊里缺糧少藥,吃住基本都靠鄉民們提供,就連受傷治療也是在他們家中。”吳健三說,1942年的鄉司鎮戰役是他印象最深的一場戰役,因為在那場慘烈的戰役中,他被敵人打中了兩槍,一顆子彈打進了他的手腕,一顆從他的鎖骨間穿過,因為隊里醫療條件簡陋,他被安排在了鄉民家中養傷,衛生隊每隔幾天去換一次藥,“全靠鄉民悉心照料,我才有了重回戰場的機會和如今幸福的生活!”

在采訪中,吳健三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經過三年艱苦的抗日游擊戰,因為表現英勇他從一名戰士成為了班長,并在1943年至1944年8月期間到淮南路西某教導隊進修學習。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吳健三已經當上定鳳嘉某區的游擊隊隊長,帶領著五六十名游擊隊員繼續堅守在定鳳嘉一帶開展敵后游擊戰爭,配合主力戰場。直到1949年1月18日淮南宣布和平解放,吳健三才奉命與其他幾支革命隊伍一起進駐淮南,為接管淮南做準備。

“當時我在剛剛成立的淮南礦區警備司令部教導隊任區隊長,我和我的隊伍駐扎在蔡家崗一帶。剛解放的淮南簡直就是窮鄉僻壤,除了煤礦,就是破落的鄉村,治安也不好,到處都是土匪。我們接管淮南后,第一件事就是剿匪。”吳健三說,直到幾年后,淮南的治安才慢慢好起來。1950年,吳健三從部隊轉業去了市公安局,后來又在礦務局、基建局、市委行政處等部門工作,1987年12月離休。

離休后,吳健三一直居住在舜耕山腳下,直到現在。對于這座他居住了幾十年、看著其成長的城市,吳健三不時地用“天翻地覆”來形容它的變化。他說,以前從蔡家崗到九龍崗只有一條小土路,他們每次開卡車來回時都顛簸地不行,道路兩邊都是山林,看不見屋舍的影子。可如今呢?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通衢大道密布在城市各個角落,出行非常便捷。雖已過九十高齡,可吳健三每天仍堅持讀書看報,時刻關心著國家的發展和淮南的建設,他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70個年頭,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在習主席的帶領下越變越好,人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圖為吳建三老人在閱讀報紙。 (記者 王偉 柏雪)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甘孜| 新乐市| 延庆县| 枣强县| 开远市| 丹凤县| 察隅县| 屏山县| 兰西县| 扎兰屯市| 株洲市| 云和县| 茌平县| 宁明县| 江山市| 台东市| 临海市| 安庆市| 平塘县| 澄城县| 九江市| 博兴县| 西平县| 滨州市| 洪江市| 辽宁省| 城步| 南溪县| 建平县| 丹寨县| 华蓥市| 芜湖市| 鸡泽县| 炎陵县| 托克逊县| 明星| 金坛市| 吉木萨尔县| 东乡县|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