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修地鐵輕軌也不是建高架橋
石姚灣凈水廠配套管網工程快速推進
近日,市民看到國慶路上豎起了高大的“橋墩”,以為是要建高架橋了,其實這是我市石姚灣凈水廠配套管網工程在進行中,由于采取的工藝與以往有所區別,所以給部分市民造成了“誤解”。
由于歷史原因,我市城市排水功能較為落后,排水管網老化,排水量小、雨污不分,遇到強降雨往往會污水遍地。這種情況既達不到環境保護的要求,同時對居民生活也造成不良影響。
2018年7月,市城鄉建設局根據主城區污水處理現狀,編制了《淮南市主城區污水處理設施三年建設規劃》,著眼補齊短板,提升我市城市污水處理水平。按照規劃,提前啟動第一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建工程,確保東部城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同時加快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為此,市城鄉建設局最終確定在石姚灣新建一座日處理能力為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當前在國慶路施工的就是該污水處理配套工程的應急段。
據了解,該工程沿淮舜路、國慶東路、建設路接至建設路向北500米處,全長3815米。工程共計29座立井(就是居民看到的高大“橋墩”),已經澆筑完成23座,沉放到位4座,后續工程正在快速推進。
按照“雨水進溝,污水進管,雨污分流”的要求,該工程實施后,首先將提升城市功能,達標環境保護的相關要求,同時對紡織廠等沿線老小區的污水進行有效收納、統一處理,逐漸減少乃至最終杜絕污水橫流現象,為今后老舊小區的整治打下基礎。
據介紹,國慶路污水處理配套工程應急段將于10月底完工,石姚灣凈水廠即將開工,主城區污水處理配套管網建設也將持續到2020年。市城鄉建設局通過本報向廣大市民對城市建設的支持表示感謝,同時也為工程建設給部分居民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圖:施工現場高聳的“橋墩”(記者 張鵬 蘇國義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