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逾八旬,卻繼續發揮余熱,在社區擔任著農家書屋管理員、“整臟治亂”保潔員、學雷鋒志愿者等多項工作。
他有著53年的黨齡,始終熱愛做好事、獻愛心,矢志不渝地堅守著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最高信念。
他是安徽省“感動江淮”志愿服務個人典型、“淮南好人”,為后輩們點亮了奮勇前進的燈塔,指引著充實精神生活的方向。
他就是謝家集區振興社區的老黨員張賢鈞。
提起張賢鈞,左鄰右里都會豎起大拇指說:“張老是個熱心腸的人,他就是我們身邊的活雷鋒。”
張賢鈞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幫助他人,是我生活中最快樂的事情。
1966年,張賢鈞光榮退伍,被分配到南京一家兵工廠工作。“文革”期間,工廠機器閑置,張賢鈞心里著急,他堅持動員員工上班干活,把機器利用起來,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轉業回到地方后,張賢鈞先后在唐山公社、謝一礦大食堂等單位擔任黨支部書記,由于工作成效突出,張賢鈞所在的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優秀黨支部”。在謝一礦房管所任職所長期間,張賢鈞堅持把房源分給工作突出和家庭困難的職工,廉潔自律,克己奉公,贏得了干部職工的廣泛贊譽。
退休后的張老一直愛管“閑事”,一年夏天,他居住的樓下突然出現了一名男性智障人士,頭發凌亂、渾身臟污,到處亂跑,附近居民不堪其擾。張賢鈞主動站出來,冒著38度高溫到市救助站和公安分局聯系,將該男子進行了妥善安置。
張賢鈞所在的振興社區有一條步行街,街道兩旁自發形成市場,存在垃圾清運不及時、雜物亂堆的情況,小區居民意見很大。張賢鈞了解情況后,積極與有關單位聯系溝通,終于得到有關單位的資金支持,步行街的環境很快得到改善提升。張賢鈞的付出,每個人也都看在了眼里。
作為一名老志愿者,張賢鈞加入到了謝家集區“五老”志愿服務隊、“身邊好人”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區級志愿服務活動。老人一直希望能組建一支自己的老年志愿服務隊,發揮老黨員的能量,依托社區志愿服務隊伍,吸納有愛心的人參與轄區志愿服務。張賢鈞老人在采訪中告訴記者:“近幾年我市開展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讓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積極開展公益服務,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給我提供了更大的平臺,我要繼續做好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帶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把黨員的責任盡到底。”
張賢鈞老人愛黨愛國,幾十年積極服務群眾的大心胸和韌勁,讓我們看到一名共產黨員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堅持奮斗前行的身姿,不僅瀟灑、無畏,而且堅毅、發光。(通訊員 戴成勝 記者 蘇 強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