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案件,他鍥而不舍,不破案不罷休
對技術,他深入鉆研,非尖端不停歇
他1990年加入公安隊伍,在刑事技術崗位上二十年如一日;他是刑偵戰線上的拼命三郎,先后破獲多起有影響的重、特大刑事案件。從警25年,他先后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刑事科學技術先進個人”、公安部“指紋破案會戰先進個人”、等無數殊榮。他就是八公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教導員朱雙全,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有力地打擊了違法犯罪,維護了社會的公平正義,被大家稱為“把生命融入刑偵的破案能手”。
鍥而不舍 不破案不罷休
行業內的人們都知道,朱雙全在技術工作中始終有一股常人罕見的韌勁,他有三個“絕不放過”,即對案件現場的任何環節,他不吃透絕不放過,不進展絕不放過,不偵破絕不放過。
2009年3月的一天深夜,轄區一名婦女在家中無辜被殺。從現場來看,門窗完好,有放火焚尸現象,朱雙全根據觀察的情況,初步分析為熟人作案。經細致偵查,疑點逐步縮小,最后集中在死者的兒子楊某身上。楊某因患精神病離家出走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其母盼兒回家心切,每天晚上均在其住處守候,沒想到竟遭此厄運。
案件的特殊性在于案件發生在精神病人楊某的家中,調查中沒有直接證據證實案件是死者兒子楊某所為。從現場發現非常淺淡的血痕手印,基本看不到細節特征,已無鑒定條件,但朱雙全沒有放棄,對血手印的周圍部位采用多種方法反復實驗,最終提取到有數個細節特征的局部汗液手印,他對手印的血痕位置、手印形態和紋線流向趨勢等進行綜合分析,證明該殘缺手印為嫌疑人楊某實施作案過程中留下的,這也成為零口供認定死者之子楊某作案的關鍵依據。
就是這樣,憑著緊盯不放的那股韌勁,朱雙全在公安系統刑警大隊偵破的大小案件足以讓人刮目相看。但朱雙全謙遜地說,作為一名刑警,必須具有知難而進的魄力,用堅持不懈的精神智破大案要案,這樣才能對得起百姓的期盼。
深研不止 技術無限尖端
朱雙全酷愛鉆研。他堅持探索新型技偵技術,研制出“熒光痕跡提取儀”,解決了部分疑難現場痕跡難以提取的難題。在“2007.4.12”特大系列盜竊轎車案件中,他曾利用“熒光痕跡提取儀”成功提取到一枚現場疑難手印,從而破獲盜竊轎車10起的系列盜竊案件。
敬業精神在責任,無限尖端在技術。2010年1月9日,八公山區發生一起殺人案,案發多日才被發現。現場勘查時,從一把廚刀上發現一枚無色的油漬手印,攜帶到實驗室進行拍攝可以提取,但因為是油漬手印,稍有不慎便可能破壞手印紋線。朱雙全毫無為難,運用他自己研制的器材僅用數十秒便快速對該手印進行了有效提取,抓獲嫌疑人后為案件提供了有力證據。
沒人知道,在研制“多波段數碼痕跡采集儀”過程中,朱雙全憑靠毅力自學了光學、電子學及機械制造等多領域多層面的知識,并且查閱了大量的學術資料,刻苦鉆研相關專業知識,經歷了多個樣品制作、反復實驗和修改完善,完成具有很強適應性的數碼痕跡采集儀器,在現場勘查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1年6月27日,來自于中科院安徽分院、中國刑警學院、南京市公安局、安徽省公安廳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對該項目的可操作性給予高度評價。
近兩年來,朱雙全從來沒有停歇過,始終在不斷探索中進行驚人的技術創新。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針對案件現場遇到的難題提出多項刑事技術創新方案先后獲得“省公安廳優秀工作項目”,科研成果先后獲得“首屆公安部基層技術革新二等獎”、2012年公安部科學技術三等獎,特別是“數碼微弱痕跡提取儀”等三項成果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他堅信,全心全意撲在刑偵事業上,就一定能開出鮮花結出碩果。(記者 付莉榮 編輯 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