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今日視點 > 世界再大 也要回家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世界再大 也要回家
【字體: 】 發布時間:2016/2/26 1:57:31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淮南游子掀起返鄉創業熱潮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春節期間,淮南又迎回一批返鄉創業者。“這次回來就不走了,人貼心,在家鄉創業更踏實。”回鄉創業的大學生劉燚說。

線上線下帶動社會就業

春節期間,劉燚整天忙得不可開交,他不失時機,通過實體店和網店,宣傳推介鳳臺的名特農產品,努力實現鳳臺優質特色產品集約化營銷。

今年34歲的劉燚2005年畢業于安徽省建設學校電子工程專業。2006年11月,劉燚放棄優越的工作條件,與其弟弟共同出資100萬元注冊成立公司,在張池村建成501畝稻田立體生態種養示范基地,開創鳳臺縣克氏原螯蝦(小龍蝦)人工無公害商品養殖的先河,并組建了首家“淮南市克氏原螯蝦良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隨著公司規模的逐步壯大,尤其是經常參加省內外農產品交易會,劉燚感到鳳臺是農產品資源大縣,陳醋、粉絲、麻油、綠豆圓等特色農產品頗受市場青睞,但缺乏流通平臺,對外銷售量一直不大,于是就萌發開辦連鎖模式實體店、把鳳臺名優農產品打出去的想法。

劉燚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2012年6月,他又注冊成立了集食品批發零售、農副產品、日用百貨為一體的“淮南名優特產店",同時利用自己專長,開辦了網上購物平臺。他在做好網上宣傳、銷售的同時,參加國家及省、市、縣組織的農產品展銷會,將淮南農副產品展銷到北京、上海、廣州、合肥及本市等大中城市,其所展產品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網上銷售量逐年攀升。劉燚的實體店由原來的1家,發展到2家,經營產品由原來的不足10家近百種,增加到80余家250余種。2012至2013年實現銷售額180多萬元。2014年實現銷售產值400多萬元、銷售利潤60多萬元,上交利稅20多萬元,解決社會就業8人,職工月收入3000-4000元。

劉燚先后被評為鳳臺縣首屆道德模范、淮南市農業創業致富帶頭人、市工人先鋒號,并榮獲農業部“豐收計劃”三等獎、省科技成果獎、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淮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鳳臺縣科技進步二等獎。

回鄉創業不忘回報社會

2月24日上午,在淮南市潘集區夾溝鎮,看到自家飯店前的地面上有些灰塵,張東利便隨手拿起掃帚清掃起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身為幾家店老板,卻一點沒有老板派頭。

張東利說,自己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雖然現在小有成就,但還是農民的兒子。說起張東利這20年的經歷,充滿著辛酸苦辣。張東利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他今年45歲了,1995年由于家庭較貧困,就外出到浙江打工,由于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做著最辛苦的搬運工,每天搬著幾十公斤的建材等送上五六層樓,一天下來腰酸背痛,還沒掙到什么錢。干了五六年搬運工后,張東利留意到老家做紅白喜事時沒有場地這現象,便帶著打工掙到的錢再加上從親戚朋友那里借到的錢,一共湊了三四萬元,回鄉做起了流動飯店生意。這個生意讓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其中的辛勞,也讓他至今記憶猶新。他說,剛開始做的時候,由于沒有打開知名度,一個月才三四家,不敢請人幫忙,便自己開著手扶拖拉機,拉著一車鋼管和塑料布,大清早他就趕往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布置客棚。2008年那年雪特別大、天特別冷,他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的氣溫下,布置客棚,當時,手都被粘到鋼管上了。

張東利從流動飯店作為自己人生的起點,現在已擁有飯店、裝潢公司等幾家店,小有資產后,他不忘回報社會,經常扶危濟困。在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采訪他的前幾日,他就為淮南好人楊同林捐款了2000元。

白手起家編織致富夢

走進錢廟鄉圩西村陳曉科的家,在院外就聽到了此起彼伏的雞鳴聲。院內陳曉科正忙著給雞喂水、喂食,查看雞舍情況、打掃雞舍衛生等,里里外外忙碌個不停。

32歲的陳曉科于2002年7月從廣東省高州市珠江電子技術培訓學院畢業,同年9月他應征入伍,在吉林省延吉市琿春邊防三團從事后勤工作。艱苦的部隊生活磨礪了他不服輸的性格,多次受到嘉獎。2004年退伍后到來到上海,做過電子維修服務、涂料加工經銷和網上銷售等工作,在外打工,雖然也能有些積蓄,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工作之余,他常常萌發返鄉創業的夢想。2013年底,他毅然返回到家鄉利用他在部隊學習的養殖技術,籌集資金,搭建了雞棚,購買了養殖設備,購進了第一批1000只雛雞苗,在自家庭院里建立了養殖場。他在學中干,干中學,經常到附近養殖戶家中學習交流養殖技術,回到家鄉,初次喂養小雞,眼看著小雞仔一天一天地長大,陳曉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然而2014年3月的一天,鄰居家辦喜事,燃放鞭炮和煙花的劇烈聲響,使小雞受到了過度驚嚇,小雞驚慌擠壓成堆一夜間死了60多只,一次次慘重的損失,對他打擊很大。面對創業的艱難,陳曉科下決心白手起家、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學習科學喂養技術后,他再一次投入資金購買了第三批土雞苗3000多只和300多只蛋雞飼養,在自家的田園里重新搭建了700多平方米的雞舍,把小雞放在3個棚里分開喂養,擴大了小雞的活動空間。為了提高小雞肉質,他從來不購買配有各類食品添加劑的配方飼料喂養,全部利用自己配制的麥麩、玉米、豆餅、魚粉等飼料和水草喂養,增加了雞肉口感和質量,使商品雞在市場上十分暢銷。在養殖實踐中陳曉科摸索了一套成熟穩定的科學養殖模式,大大提高了雞的成活率,每年可獲得10余萬元的經濟收入。

圖一:劉燚已經做到四鉆的網店
圖二:張東利正在飯店忙碌
圖三:陳曉科和他的雞仔們

(記者 羅靜 李嚴)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州市| 宝丰县| 长治县| 当涂县| 乐昌市| 连江县| 东光县| 平罗县| 湟中县| 广水市| 商丘市| 镇宁| 和平县| 兰考县| 新巴尔虎左旗| 德州市| 安远县| 思茅市| 石渠县| 铁岭市| 阿拉善盟| 定西市| 抚顺市| 惠水县| 栾城县| 会同县| 永寿县| 丰城市| 泸定县| 清涧县| 绥芬河市| 宁陕县| 渭南市| 新泰市| 福州市| 蒙阴县| 乌恰县| 鄯善县| 克山县| 黄平县|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