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去年一年自上而下的努力,我市深入開展的一系列整治揚塵污染的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你看你看——淮南天空的臉悄悄在變
淮南天空在網民心目中是怎樣的色彩?有的網民說:“淮南藍是一種不可治愈的美麗”、也有網民發起“大家行動起來,讓淮南的天空更藍”的活動、還有的網民則期望淮南的明天主打“天空藍”……網民的期望也是380萬淮南市民的期望。經過去年一年自上而下的努力,我市深入開展了建筑工程渣土揚塵整治、煤場和物料堆場揚塵整治以及攪拌站場環境綜合整治,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動,增強了全市人民打贏揚塵污染阻擊戰的信心,也讓淮南天空的臉悄悄在變。
源頭阻擊 煤場堆場大變樣
自去年3月份起,全市開展了煤場堆場專項整治,我市圍剿揚塵污染“元兇首惡”的戰役就此打響。
我市通過聯合執法、實行地企聯動、定期督查考核,一周一報果、每月一點評,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共統計煤炭及散狀物料堆場715處,總堆放面積300余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整治完成630處,整改完成率為90.61%。其中納入省年度計劃考核的項目92處,已完成89處,整改完成率為97%;納入市掛牌督辦的四個批次堆場項目共259處,已整治完成236處,整改完成率為91.12%。
幾個月來,經過治理,鳳臺鳳蒙路、鳳利路、毛集財富大道、潘集淮潘公路、謝家集和八公山區的第二通道、謝李路等重點路段兩邊的煤炭堆場基本清理完畢,全市重點路段兩側均無明顯堆放物。截至去年11月份,全市共拆除涉及堆場的各類非法碼頭35座,清理碼頭堆放52處。我市相關部門還通過與礦業集團、新集集團以及東辰公司的密切配合,使謝李大井、新莊孜、新集三礦、顧橋礦等主要煤礦周邊的堆場得到基本清理,各礦區煤炭的生產、洗煤、排矸等環節也進一步規范,因無序堆放造成的揚塵問題較整治前大幅減少。
各個擊破 違規攪拌站遭關停
攪拌站作為揚塵污染源之一,一直以來備受社會各界的詬病。一些企業為了節省開支,將原料露天堆放,也不設置清洗設備,導致風過車過均是漫天揚塵。
我市采取“屬地管理、部門協作”的模式,整治中,共摸排各類混凝土攪拌站及瀝青拌合站48家(含1處在建攪拌站),投入環保改造資金近6000萬元,對40家骨料倉、配料倉和生產環節實施密閉,達4.5萬余平方米;38家安裝出入口自動沖洗設施,配備三級沉淀池或循環攪拌機,其中37家實現污水循環利用;465輛混凝土攪拌車安裝了衛星定位系統和防漏接斗。建立并實施“聯查聯控”制度,市渣土辦牽頭環保、經信、建設、公安、交通、規劃、國土、工商等部門以聯合執法或集中檢查的形式,對全市攪拌站開展了8次逐個檢查和7次重點抽查,先后下達整改通知書105份。
目前在全市現有的混凝土攪拌站中,已整治達標39家,對4家不達標場站予以依法拆除,對4家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場站予以關停。去年12月5日,省環保廳檢查組對我市混凝土攪拌站場進行驗收檢查時,對我市攪拌站整治所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設卡盤查 運輸環節不遺漏
去年4月,市渣土辦與市質監局一起對我市19家渣土運輸企業178臺車輛實施集中年審,淘汰了6家不合格的渣土運輸企業,審核通過了13家渣土運輸企業147臺運輸車輛。同時還制定了相關管理辦法,對渣土運輸企業日常作業實施考核扣分,促進渣土市場規范運營。截至去年12月底,發放建筑渣土處置單車準運證1248臺次。
與此同時,市渣土辦與交警部門、交通部門和各縣區城管行政執法局(大隊)一起在全市各主干道連續開展了8次大規模集中整治行動,對超限超載、未覆蓋運輸和拋灑等違法違規運輸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在聯合執法行動中,共查處大貨車超載187起、超限24起,未密閉運輸53起,拋灑滴漏現象66起,涉牌涉證421起,從運輸環節上積極配合了渣土、攪拌站場、堆場三項整治工作的順利推進。
聯合執法人員分兩班,不斷在市區重點路段、各個工地進行巡查,在主要路口設置卡點,對違法行為進行及時發現,及時處置;經發現車輛無密閉運輸、拋灑滴漏行為的,一律按照上限處罰,情節嚴重的,對車輛所屬運輸企業和施工工地實行掛牌整治;對屢次發生車輛拋灑滴漏行為的工地,采取先約談警告后處罰的方式進行。在攪拌站環境綜合整治中,市渣土辦還專門針對攪拌車輛滴漏問題,進行前置管理。2015年,市渣土辦共開展集中夜查30余次,立案查處項目工地違法處置渣土案件4起,查處拋灑車輛處理了45臺車,處罰金額40300元。
(記者 李舒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