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
 
首頁 > 今日視點 > 但聞稻飄香 不要煙熏妝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以更高標準推進生態修復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但聞稻飄香 不要煙熏妝
【字體: 】 發布時間:2015/10/21 9:00:44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歲歲稻飄香,眼下秋收已近尾聲,經過日曬后的秸稈遇火即著,秸稈禁燒進入“攻堅戰”。近日,記者驅車前往部分田間地頭,看見今年大家都不燒秸稈了,天空地面很干凈。

      田野里未見冒煙

      驕陽高照,田野里彌漫著稻香,農民們在田間勞作,又是一年豐收季。

      10月18日上午,記者來到三和鎮徐馬村,這里的農民朋友正在田野里收獲成片成片金黃色的水稻,豐收場面,蔚為壯觀。

      徐馬村位于淮南二通道附近,沿線有大片稻田。往年,鄉親們都是同一時間下種,同一時間收割,待水稻秸稈一旦晾曬干燥,大伙就會集中對秸稈進行焚燒。近年來,這里很少有人焚燒秸稈了。今年,記者發現這里只見收割,不見一處冒煙。

      當記者來到張大爺家地里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已經收割完畢的稻田,稻谷已經收走,田里只剩下曬干的稻草。他告訴記者,自從實行秸稈禁燒后,村里農民響應政府號召,不燒秸稈了,焚燒已經絕跡。

      休息的時候,張大爺告訴記者,他們村的村民家家戶戶都種植水稻,這幾天正收割、晾曬。張大爺說,他家的土地少,只種了6畝,今年的水稻生長期間由于陰雨天較多,長勢不如往年。

      當記者問道,水稻脫粒后秸稈怎么處理時,張大爺說,以前都是燒掉。近幾年,他多次接到通知,禁止焚燒秸稈。不單是村里有專人天天來通知,還有流動的宣傳車和村頭的高音喇叭以及公告、大標語等等進行宣傳。“俺們知道了禁止焚燒秸稈,今年不燒了。”張大爺說。

      記者獲悉,為進一步做好秸稈禁燒工作,保護生態環境,連日來,三和鎮組成的秸稈禁燒巡查組加大巡查力度,增加巡查次數,深入各個村田間地頭進行全面督查及宣傳,堅持有火必禁、有煙必查,有效遏制秸稈焚燒現象的發生。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對于農民來說,秸稈禁燒雖然不如一把火燒掉省事,但農民還是普遍歡迎的。采訪時,徐馬村的一位農民就說,他們以前是一方面討厭別人燒秸稈,一方面自己也在燒。由于村子靠近公路,一旦燒秸稈,路上都是煙,過馬路什么都看不清,很危險。同時,一旦煙熏火燎,自己家里也都是煙,很是難受。

      “現在大家都不燒了,天空都干凈了。”張大爺說。

        尾聲禁燒壓力大

       “莊稼越接近收完,我們巡查的壓力就越大。現在可以說,已經到防控焚燒秸稈的關鍵節點……”10月17日上午,洛河鎮一名基層禁燒防控員告訴記者:“我們這里秋季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剛收割下的水稻秸稈水分大,不易燃燒,所以秋收開鐮的時候,禁燒壓力相對較小。現在水稻都已經快收割完了,稻草、稻茬也基本曬干了,是最容易被點燃的時候。”

      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區縣都已加強了對秸稈禁燒的巡控力度。為了掐滅秋季秸稈焚燒這把火,各鄉鎮的街面上、村口、地頭均懸掛了禁燒秸稈條幅,相關禁燒通知也張貼到了街頭村口。有條件的鄉鎮還安排了專門秸稈禁燒宣傳車,流動宣傳秸稈禁燒通知。

      10月16日,記者在鳳臺縣錢廟鄉的淝河大壩上看到,這里沿著淝河大壩掛出了多條禁燒橫幅,一位拉了一車稻草經過該橫幅的農民告訴記者:像這樣的秸稈禁燒通知、條幅,他們村子里還掛了好幾處,經過多年的禁燒宣傳,他們已經對秸稈焚燒的危害有了較深的認識,知道了秸稈焚燒不僅污染空氣,還會燒死土壤里的微生物,使土壤水分大量蒸發導致土壤板結,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這位村民告訴記者:今年秋收期間,他們村的村民全部將秸稈進行了回收或是粉碎還田,秋季村民們決定還是按照相關要求,不在田里點燃一把火。

      禁燒科技來助力

       “我們這收割機割過的稻茬比人拿鐮刀割過的都淺,而且它脫粒后甩出的稻草,全部是一條線整整齊齊地排好在地上,這樣農民回收秸稈時,拿叉子一挑就行了,省時省力;種莊稼更省心,稻茬淺,無需滅茬,旋耕機直接旋地播種就行了,農民根本不需要再點火燒茬。”

      秋收期間,記者在我市田間地頭走訪了解到,越來越多的新型履帶式收割機出現在收割一線,駕駛這種收割機的農機手告訴記者:“與以往那種體型龐大的輪式收割機不同,這種收割機體型較小,更適合我國農村小地塊的現狀,平穩性更強,操作更加靈活,收割的稻茬更淺,稻草排列得也更加整齊,利于秸稈回收、禁燒,農民非常歡迎。”

      另外,記者從鳳臺縣相關部門了解到,為了防患秸稈焚燒,這個縣投入資金,建成“藍天衛士”秸稈禁燒監控平臺,在全縣范圍內安裝了監控半徑超過3公里的高清監控點50多個,基本實現縣內農田監控全覆蓋。據悉,該平臺運用視頻遠程傳輸、視頻分析等先進信息化處理手段,將農田一線情況,共享到監控中心、手機、電腦等平臺,實現了“指尖上”24小時在線監控,對焚燒現象可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上述這些新技術、新科技已經成為我市落實秸稈禁燒的新利器,農機人員告訴記者: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相信防范、處理秸稈焚燒的方法會越來越多。

      秸稈利用渠道寬

      秸稈焚燒不僅加重空氣污染,還容易引發火災,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尤其是公路兩旁焚燒秸稈,所形成的煙霧使得空氣能見度下降,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另外,焚燒秸稈還會直接燒死、燙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響農作物對土壤養分的吸收,減少農業收益,焚燒秸稈,可謂害人害己。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的難題,近些年我市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不斷開拓渠道,使得過去無人問津的秸稈,現如今變廢為寶成了香餑餑。

      近年來,記者走訪過程中,就了解到我市不少鄉鎮、種植大戶、農民已經探索出了多種秸稈回收利用的方式。比如淮南農場即把秸稈當作燃料,打捆送往電廠回收發電;高皇鎮、上窯鎮一些食用菌養殖戶把秸稈作為菌類基料,回收栽培食用菌;另外一些養殖戶還將玉米等秸稈,進行粉碎加工做成青儲飼料,增加秸稈附加值。

      10月16日,記者在潘集區平圩鎮走訪時,就看到位于該鎮的凱迪生物質能發電廠物料區正敞開收購農作物秸稈,大大小小拉滿秸稈及各種植物碎料的卡車、拖拉機正在排隊卸貨。正往該電廠運送秸稈的潘集區古溝鄉農民陶師傅告訴記者,他們村的秸稈多數都賣進了這家電廠,現在秸稈有了出路,村民極少有人再露天燃燒秸稈。

(記者   李鈞  蘇國義 )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4120190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峨边| 连平县| 江城| 桐梓县| 宣威市| 南充市| 安康市| 什邡市| 洱源县| 卢湾区| 张家口市| 休宁县| 元江| 唐海县| 老河口市| 宜兰县| 平阳县| 绵阳市| 仁寿县| 威信县| 宝清县| 兴仁县| 商南县| 夏河县| 荃湾区| 罗平县| 来安县| 延边| 汉中市| 湘潭县| 竹山县| 桃园市| 南汇区| 绍兴市| 永州市| 泽州县| 中牟县| 桃园市| 宁晋县| 花垣县|